溱(zhēn)水:古水名,即今天新鄭市的黃水河,它發(fā)源于河南省新密市,與洧水匯流后注入賈魯河。洧(wěi)水,古水名,即今雙洎(jì)河,是中國最古老的河流之一。源出今河南省登封陽城山,東南流至新鄭與溱水合,至西華縣入潁水。
溱水洧水流域,包括現(xiàn)在的登封、新鄭、新密屬地,在史前時代是黃帝活動的中心,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
結(jié)婚典禮有28道程序
溱洧婚俗非常復雜,不說結(jié)婚之前的定親,光說迎娶新娘的結(jié)婚典禮就有28道程序。
結(jié)婚前夜,得先做好六項準備工作,一是上墳,犒慰列祖列宗,求其保佑子孫平安幸福;二是安神,在中宮正院,擺一張平安供桌,八樣菜、兩盤蒸饃、筷子、酒具、香蠟等物齊備,樂隊奏樂,行九叩或二十四叩禮;三是捺窩,把一頂紅席反鋪在新床上,在四周撒上一些核桃、棗和花生之物,當晚邀請兩個男童和新郎同床,叫做“壓床”;四是演禮,在司儀主持下,隨著音樂節(jié)奏,演習二十四叩禮等全套禮節(jié);五是掛“軸子”,將寫有歷代祖先名諱的“軸子”備好,祭祖時用;六是寫“迎書”及一應雜事,先生和主事的一一列出要帶的紅封及大小數(shù)量,如披綢封、謝廚封、止席封、開車封、放炮封和抬轎封等,不一而足。
真正的迎娶程序最多,至少有16項,前期都是準備工作。迎娶隊伍一般為三乘轎,中間的為花轎,去時有個孩子坐在里面壓轎,到女方村前半里地就得停下,新郎下轎行“百步上金殿”大禮,這種帶有為難男方的儀式,要新郎一步三叩首,三步九打躬,跪100次,叩300個頭。
到女方家里,新郎要和接親的人披綢祭祖,祭罷祖宗還要叩拜父親,然后新郎帶著紅封,到廚下行謝廚禮。新郎拿出從婆家?guī)淼囊嘛,讓新娘梳妝打扮。按照禮節(jié),新娘要采束100根新針,綁上一面銅鏡,以避邪。新娘帶走娘家的一根線,新紅鞋要到上轎時再換上。新郎要三請新娘上轎。到男方家后,新娘下轎、進門、拜天地,入洞房、鬧房。
這些傳統(tǒng)習俗到今天,大多數(shù)繁瑣的禮節(jié)已經(jīng)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