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北宋汴梁(開封)的旅館業(yè)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09-2-25 來源:大河網(wǎng) 點擊次數(shù):
北宋京都汴梁(開封)當時是一個國際大都會,也是全國最大最好的旅游城市,吸引了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加上北宋政府與日本、高麗、波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交往頻繁,使節(jié)常年不斷,為接待這些使節(jié)和游人的住宿,汴梁的旅館業(yè)相當發(fā)達,大致可以劃分為四類:
一、官辦旅館:由鴻臚寺負責管理,主要接待外國使節(jié)以及周邊各民族的“供奉客使”。對于幾個經(jīng)常需要接待的民族或國家,還指定有專門場所:都亭驛(位于今館驛街)接待遼使,都亭西驛和來遠驛接待西夏,禮賓院接待吐蕃、黨項、女真,班荊館、瞻云驛接待周邊諸國,同文館接待高麗使者。這些館驛大多建筑華麗,有良好的住宿環(huán)境和膳食,并且配備有翻譯和醫(yī)護人員。
二、私營旅館遍及全城,尤以汴河兩岸及州橋附近居多,相國寺東的“熙熙樓”和州橋以南的“無比客店”較為有名。旅客以商販、手工業(yè)者及一般過往客商和游人為主。城外郊鄉(xiāng)亦有旅館可資住宿,如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中就有“沖晦處士李退夫——攜子游京師,居北郊別墅”,范仲淹曾“餞宿于城外”等語,可見城外住宿也是很方便的。
三、邸店:這是一種既能住宿又能寄存貨物的旅店,設有專門存放貨物的倉庫,有的還設有馬廄和存放車輛的地方。這類邸店多設在城郊和臨近河道碼頭的地方。《東京夢華錄》卷二載:舊宋門附近的“十三間樓”便是自后周以來一直開設著的規(guī)模最大的邸店。此類旅店獲利最豐,不少官僚利用自己的特權躋身其中牟利。宋初宰相趙普就有在東京“廣第宅、營邸店、奪民利”的文字記載。
四、寺院旅館:寺院本有接待往來僧侶住宿(掛單)的義務和設施,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汴梁的寺院除接待僧侶外,也接待游客住宿,以文人學士居多。
(作者: 責任編輯:李海芳)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