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官員,大都有很多個稱呼,除了官職名稱,還叫什么呢?
大學士——中堂。
太子少保——宮保。
吏部尚書——天官、冢宰。
禮部尚書——大宗伯。
戶部尚書——大司徒、大司農(nóng)。
刑部尚書——大司寇。
兵部尚書——大司馬。
工部尚書——大司空。
左都御史——總憲。
左副都御史——副憲。
通政使——銀臺。
御史——侍御、都老爺。
郎中、員外郎——部郎、郎官。
主事——主政。
總督——制軍、制臺、制憲、督憲、部堂。
巡撫——中丞、撫軍、撫臺、撫院、撫憲、部院。
河道總督——河臺、河帥。
漕運總督——漕臺、漕帥。
學政——學臺、學院、學憲。
布政使——藩臺、藩司、方伯、東司。
按察使——臬臺、臬司、廉訪、西司。
鹽運使——鹽司。
道員——道臺、觀察。
知府——太守、太尊、黃堂、五馬。
同知——二府、分府、司馬。
通判——別駕、三府。
知州——牧、刺史。
州同——州駕、州司馬。
州判——別駕、州司馬。
知縣——明府、令、大令、宰、邑尊、邑宰、邑令、令尹、大尹。
學官——教官、校官、學老師。
縣丞——左堂、二尹、捕廳。
主簿——三尹。
吏目——捕廳、右堂。
典史——捕廳、右堂、廉捕、少尉、少尹、少府。
巡檢——捕廳、巡政、分司。
提督——軍門、提臺。
總兵——總鎮(zhèn)、鎮(zhèn)臺。
副將——協(xié)鎮(zhèn)、協(xié)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