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牡丹圖案與寓意
牡丹圖案作為裝飾語言,具有濃郁民族氣息。這些牡丹紋樣(圖案),是我國人民所喜愛的傳統(tǒng)圖案之一,她以富麗飽滿的形態(tài)和艷麗奪目的色澤,在我國人民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作為本民族精神象征,她融進(jìn)了人們對(duì)生活的美麗憧憬和良好祝愿,意寓著中華民族繁榮昌盛,源遠(yuǎn)流長,正因?yàn)樗囆g(shù)家將此主觀意愿生動(dòng)地溶注在牡丹的形態(tài)之中,才使牡丹紋樣的生命力具有長久不衰的藝術(shù)魅力。
如洛陽宋代古墓壁畫和磚雕牡丹圖案,大理的木雕牡丹、西藏寺院和住宅中的牡丹圖,景德鎮(zhèn)的牡丹瓷器,四川的牡丹年畫等等,都具有民族特色。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建筑木雕上有許多牡丹圖案。如:“牡丹亭格扇門花心”;“牡丹盆花格扇門花心”;“牡丹童子可靠扇門花心”;“山茶牡丹格扇裙板”;“牡丹與卷草紋小花板”;“鳳穿牡丹格扇門花心”;“文豪雅趣格扇門花心(瓶插牡丹);“春花(牡丹)秋果格扇門花心”;“博古瓶花(牡丹)格扇門”。
景德鎮(zhèn)瓷器的牡丹圖案也十分精美:“牡丹孔雀鳳凰圖盤”、“牡丹寶相花紋”、“青花牡丹孔雀圖盤”、“青花牡丹孔雀海馬圖壇”、“青龍牡丹唐草紋盤”、“青龍牡丹紋盤”、“赤彩牡丹孔雀圖盤”、“五彩牡丹鳳凰圖盤”、“青花牡丹鳳凰圖盤”、“剔紅牡丹孔雀大盤”、“青龍鳳凰寶相花唐草紋瓢瓶”、“五彩牡丹唐草紋碗”、“青花牡丹唐草羯磨紋碗”。
另外。各地保存的瓷器上也有牡丹圖案:“青花纏枝牡丹紋帶蓋梅瓶”、“影青刻龍鳳牡丹紋瓷罐”(青海)、“剔花牡丹紋瓷罐”(青海)、“剔紅雙龍牡丹山石紋盆”(北京)、“剔紅牡丹瓷蓋碗”(北京)、“唐三彩鳳嘴牡丹尊”(洛陽)、“唐三彩牡丹枕”(洛陽)。
歷代絲綢布錦上的牡丹圖案有:唐代“牡丹紋煙色暗花綢”、宋代“串枝牡丹紋羅”、“云錦”(牡丹)圖案。現(xiàn)藏于日本正倉院的“唐錦”:獅子與唐草(牡丹)奏樂紋棉、紫地、織出獅子紋、左右配飾牡丹唐草并有琵琶、笛、鼓等奏樂者。另外唐花山羊紋錦:茶地以相對(duì)二山羊?yàn)閳D案,間飾牡丹花,花型優(yōu)美、動(dòng)人。
在我國各寺院壁畫,或出土的古墓壁畫中都有許多牡丹圖案。
如:北京法海寺壁畫,繪有牡丹、蓮花、月季、芭蕉等;西藏的布達(dá)拉宮中的壁畫也繪有牡丹等吉祥之物。河南洛陽古墓博物館1、2、3、4號(hào)宋墓壁畫和磚雕上均有牡丹圖案;內(nèi)蒙古昭烏達(dá)盟料峰三眼井村之墓壁畫上方各畫一束對(duì)稱牡丹花、券頂四角各畫一鳳凰作展翅飛翔狀,周圍點(diǎn)綴牡丹花紋。
在古代許多畫法上也冠以“牡丹”之名,如“牡丹涂”:用麻布做成球狀、粘取紋漆、在完成中涂漆面,全部紋轉(zhuǎn)一朵朵的花紋……花朵紋樣便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