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賊”偷匿“中國之冠”
“就是放在全世界所有汝官窯器物中,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這件天藍(lán)釉刻花鵝頸瓶,也是世界第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青云說,“就是不說它的‘出身’‘根正苗紅’,僅就作品審美而言,它還是世界第一。”
“天下名瓷,汝窯為魁”;汝窯瓷器,天藍(lán)釉刻花鵝頸瓶位列第一!
作為“汝瓷之冠”,它為什么會留在遺址、等待我們的發(fā)現(xiàn),而沒在當(dāng)時呈奉皇帝呢?這是個問題!
“它是被窯工挖坑私藏的——就在一個小坑里,竟然出土7件汝官瓷,件件是珍品,件件是汝官瓷中的佼佼者。除天藍(lán)釉刻花鵝頸瓶外,還有天青釉盤口折肩瓶、天青釉小口細(xì)頸瓶、粉青釉蓮瓣茶盞托、天青釉外裹足筆洗等。另外,該坑還出土了鈞瓷等其他瓷器,一共22件,都很完整。”趙青云先生說,“除去私藏,這是很難用其他理由去解釋的。這樣的儲存,當(dāng)然不會是當(dāng)時窯場公開的儲存,只能是燒窯工匠的私藏。因為燒的御用瓷器,是官窯,控制很嚴(yán),不可能這樣把好東西留下來,不去給皇帝的。工匠都是行家,既然冒著風(fēng)險私藏了,他們自會挑選最好的來留給自己。只是沒能帶出窯場,或因其他突然變故,這些珍品,才留給了今天的我們。”
汝官瓷傳世品極少,分布在以下幾個地方: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臺北“故宮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達維德爵士基金會7件、天津博物館1件、廣東省博物館半件、中國香港收藏家收藏1件。另外,日本的幾個博物館現(xiàn)存4件、美國的幾個博物館現(xiàn)存5件、英國私人收藏1件,共計67件半。“在清涼寺一次性出土7件后,又相繼出土了47件。另外,目前我所見到的民間收藏,有一二十件。都加起來,不會超過150件。”趙青云先生說,“在150件器物中,彌足珍貴的天藍(lán)器物,也就5件,非常稀有。而刻花者,唯有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這件天藍(lán)釉刻花鵝頸瓶,其他的天藍(lán)器物,全都是素面的。一樣的器物,刻花者當(dāng)然更為珍貴,何況就此一件。如果說汝官瓷是中國瓷器的皇冠,那天藍(lán)釉刻花鵝頸瓶,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汝官瓷為什么能創(chuàng)造中國(CHINA的中文意思是中國,亦是瓷器)不可逾越的一個神話呢?
北宋時期,歷任皇帝酷愛瓷器,當(dāng)時瓷器燒造業(yè)空前發(fā)達,瓷窯遍布大江南北。這一時期誕生的汝、哥、官、定、鈞五大名窯,其燒造工藝登上中國陶瓷之巔峰——而在這五大名窯中,專為皇宮生產(chǎn)御用瓷器的汝窯,又被稱為五窯之魁。
汝官瓷既然如此之好,為什么偏偏如此之少——難道中國再也燒不出汝官瓷?抑或說,汝官瓷真的不可超越?
明清數(shù)位皇帝曾在景德鎮(zhèn)組織御窯,將中國最優(yōu)秀的工匠集結(jié)到景德鎮(zhèn),仿燒北宋五大名窯的瓷器。其他四大名窯,都曾仿得有過之而無不及,唯獨汝官窯沒能仿成。
近千年前神秘消失的汝官窯,同時也帶走了它的燒制工藝。被后世稱為瓷中極品的汝官瓷,究竟是如何燒制出來的,成為千年難解之謎。
北宋末年汝窯消失后,中國人為恢復(fù)汝窯,努力了將近一千年,但沒有燒出一件達到當(dāng)年燒制水平的器物——“造天青釉難,難于上青天”。汝官瓷是天青色的,它的色澤,解釋不清。就是今天搞分析化驗,把它的成分弄出來后再行調(diào)配,但燒出來的瓷器,也不見天青色!
如今,相繼有汝瓷廠家乃至杰出藝人宣稱已經(jīng)“找回”失傳的汝瓷工藝,但燒出來的天青器物,與北宋汝官瓷真正的“天青”,不可同日而語。
“天青”都燒不出來,何況“天藍(lán)”乎?——要知“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lán)彌足珍貴”,是傳世之言呀!
就是在北宋燒制汝官瓷的時代,“天藍(lán)”作品也是妙手偶得。目前,在約150件汝官瓷中,“天藍(lán)”只有5件,“天藍(lán)”刻花者,獨河南博物院的這件天藍(lán)釉刻花鵝頸瓶。
天藍(lán)釉刻花鵝頸瓶不但是汝官瓷皇冠上的明珠,亦是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的巔峰之作,是“中國(CHINA)之冠”。
也因此,它擠掉河南博物院眾多鎮(zhèn)院之寶——鄭州大河村遺址出土的仰韶彩陶雙連壺、鄭州商代遺址出土的原始瓷尊、安陽北齊范粹墓出土的黃釉扁壺、洛陽南郊出土的唐代三彩駱駝及牽駝人物俑、南陽方城出土的鈞窯玫瑰紫葵花盤、明代藩王周靜王墓出土的元代青花云龍紋玉壺春瓶等后,成為陶瓷類器物中唯一入選河南博物院“九大鎮(zhèn)院之寶”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