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國慶假期,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推出多項精彩活動,邀廣大市民和游客朋友共聚文化鄭州,賞千年文脈,品歷史滋味。滿城歡慶之日,多彩活動共賦華章。
尋根“商城之心” 75對CP共慶新中國75周年華誕
以最真摯的商城之心,為新中國75華誕獻禮。邀請75對搭子齊聚鄭州這座古老卻又年輕的城市,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看華夏璀璨文明的印記,登千年城墻觀鄭州商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貌,到文廟接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文化興國運興。聽,“商城之心”正在發(fā)出時代蓬勃之音,這是鄭州商城對新中國75周年華誕最美好的祝福。
秋日里的研學邀請函
童心向盛世,樂享親子時光。國慶假期,博物院里將開啟多項研學課程,有研有學,有歡樂。尋找隨機閃現(xiàn)的“商之使者”,帶著通關文牒游歷早商亳都,再參與一場“商王的盛宴”,解密鄭州商城3600年城址不移的秘密。
咨詢電話:0371-55021321
課程名稱活動內(nèi)容活動時間
國慶知識巧問答博物院展廳內(nèi)偶遇商文化的使者,參與國慶知識問答,贏得“商王的贈禮”!數(shù)量有限,智勇先行!10月1日全天
(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展廳)
“童心共繪盛世景”公益研學參加國慶卡通線稿涂色派對,用手中的彩筆,為你的作品披上斑斕的外衣吧!加入這場色彩與想象的盛宴,用童心與創(chuàng)意,為 國慶增添一抹不一樣的亮色!10月1日至10月4日15:00—17:00
(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社教區(qū))
“王都規(guī)劃探文明”公益研學王都規(guī)劃新視野,城址不移探文明。國慶假期,穿梭三千六百年的時光隧道,一探大邑商的輝煌與智慧,解鎖歷史的鑰匙就在你手中。10月2日上午9:30—11:00
(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大廳服務臺)
通關文牒游商都巍巍亳都存鄭地,一牒通關閱古今。面向親子家庭的展廳自助導覽手冊,以關卡挑戰(zhàn)的模式探索商都文明密碼。10月1日至10月4日15:00—17:00
(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社教區(qū))
舌尖上的文創(chuàng)—“商小鮮”2.0版本上線
號外號外,“商小鮮”上新啦!2.0版本推出多款文創(chuàng)美食,看商的痕跡與甜品碰撞出的全新滋味。在博物院喝一杯“亳”字咖啡,吃一口“甲骨文”馬卡龍……美食的香氣在商都院這一專屬于早商文化的歷史空間久久回蕩。來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在濃厚文化氛圍和可口美食滋養(yǎng)下,洗去班味和生活的疲憊,開啟一場舒緩心靈的博物院奇妙游吧。
地點: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南大廳
“了不起的工匠”系列手工沙龍
1.彩陶繪芳華
手繪彩陶,以畫筆勾勒青春模樣,用色彩填充生活美好。壯美山河之下,紅星閃耀,吾輩當自強。
2.國慶拼拼樂
挑戰(zhàn)立體拼圖,觀形狀、識顏色,從平面到立體,組裝片刻,便可感受中國古典建筑的巧奪天工。
3.布包拓印記
在這里,特制染料、拓印工具都已備齊,一道道工藝,儀式感拉滿,只為在帆布包上留下你的國慶專屬印記。
4.華彩風輪轉(zhuǎn)
又是一年秋風起,風車輕舞頌華章。秋風拂過,風葉轉(zhuǎn)動,讓慶祝新中國75周年華誕的頌歌,吹遍華夏每個角落。
5.環(huán)環(huán)扣我心
每一環(huán)相扣,每一線穿梭,經(jīng)典的紅黃配色,精美的手環(huán)將心與國家緊密相連。
6.獻禮中國祝福墻
這個國慶,于3600年城市根脈之所在,獻上對國家的美好祝福。國慶期間,游客可在祝福墻上寫下祝福,打卡拍照,還有機會獲得精美文創(chuàng)禮品哦。
“文藝鄭州·山青花燃”書法大展
龍門對,中國心,人民情。此次書法大展采取“龍門對”這一獨特的楹聯(lián)書法范式,整體布局巧妙構成“門”字形,恰似中華之門,巍然屹立。作為鄭州市打造的“文藝鄭州·山青花燃”文藝自主品牌的引領性工程,展出聚全國多個省市書法名家之力。書法名家們潑墨揮毫,愛國之情激蕩起層層漣漪,書寫出一幅跨越地域的藝術交流盛景。
地點: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
舉國歡慶日,看劇正當時—《湯頌》
寓教于樂,讓歷史鮮活起來。天命玄鳥降臨人間,簡狄生下商朝始祖契。后成湯的出世,正式拉開商王朝的序幕。商湯王究竟是如何滅夏建商,這期間發(fā)生了哪些跌宕起伏又峰回路轉(zhuǎn)的故事呢。在博物院沉浸式體驗一場舞臺劇,穿越回千年前,探秘商湯滅夏的恢宏往事。
地點: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南大廳4D影院
鄭州市慶祝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主題展
光輝歷程,輝煌成就。1954年6月,鄭州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開啟了鄭州市民主政治建設的新篇章。鄭州市慶祝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主題展聚焦“思想領航”“偉大歷程”“鄭州實踐”“基層風采”四個篇章,重溫發(fā)展歷程,展現(xiàn)民主政治發(fā)展成果,感悟非凡成就,汲取奮進力量,為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鄭州實踐貢獻力量。
地點: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