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看釉質(zhì)、釉色
真品三彩釉質(zhì)比較厚潤,基本顏色是白色、黃色、綠色和藍色。釉中含大量的鉛,不同顏色的釉施上以后在燒成中液化,流動、浸漫、綜合、熔融,以上幾種基本釉色就變得五光十色,絢麗多彩。
高仿唐三彩花樣不斷翻新的情況下,已很難從胎體和造型上發(fā)現(xiàn)它和真品的差異了,惟有把握唐三彩釉面特點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唐三彩真品表面釉層較厚,一般在0.12至0.15mm左右,釉中氣泡很少,用肉眼觀察,表面裂紋不明顯,更不會有橫七豎八的長紋開片。由于多用刷釉法,釉面均勻,如用淋釉法上釉,也只是在器物底部釉厚處才能見到厚薄不均的情況。
第四步分析裝飾、底板
三彩馬的裝飾非常豐富,裝飾手法變化多端,使人有常見常新的感覺。真品三彩馬裝飾物很多,件件飾物做工都一絲不茍,十分到位,而仿品則很難做到處處都天衣無縫。
真品貼花工藝技術(shù)含量是非常高的,每一片貼花都是單獨制作,把馬塑好后一片一片貼上去的,有的還要用竹刀勒一勒,使其產(chǎn)生一些肌理效果,如馬的鬃毛都是拿竹刀一刀一刀刻劃出來的,然后澆上各種顏色的釉燒制。仿品的裝飾也有,但是它每一道工序都是偷一點工,減一點料,每一朵花、每一束鬃、嘴鼻的張度都會減一點工和料,都不到位,綜合在一起,它的整體工藝水平就降下來了。
唐三彩馬大都站立于一塊底板之上,通常立馬的底板都是長方形的,菱型、前缺角和中空底板比較少見。提腿三彩馬的底板大多是三角形的,其他形狀的較為罕見。每匹馬的底板尺寸、厚薄都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一般都與馬的形體相對應,大馬配大底板,中馬配中底板,小馬配小底板。迄今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一匹三彩馬的底板與馬軀體不匹配的。而仿品提腿馬的底板一般都做成長方形,且缺乏陳舊感,遇到這種三彩馬,應格外小心。而且,真品底板的形狀都不是四四方方、整整齊齊、嚴絲合縫的,多多少少都有點歪、有點翹,且厚薄不均,馬立在上面多少感覺有點不太平穩(wěn)。有的底板上會有滴上去的釉點,但一般都是不上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