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與《洛神賦》
公元222年,曹植由京師洛陽赴山東鄄城上任,途中至洛水邊時,正值夕陽西下將要落山,他帶領隨從到洛水邊休息,疲憊的曹植在睡意蒙■中,仿佛見到洛神宓妃的身影。她穿著華麗的薄紗羅衣,頭梳高髻,手持麈尾,細長的脖頸,白皙的肌膚,回眸欲語,在水面漂游。微風吹起了她的衣帶,在天邊彩霞映托下,更加顯示出洛神嬌艷的身姿。曹植站在河邊樹叢旁,在仆人攙扶下呆呆站立,雙眼發(fā)直,目不轉睛地凝視著凌波仙子,看得如癡如醉。
洛神看到曹植,顧盼之間,流露出傾慕之情。曹植目不轉睛地望著洛神,黯然交流感情。曹植在仆人侍奉下和洛神對話,洛神遺憾地對曹植講述人神有別,是不能在一起的。曹植面帶愁容,無言以對。洛神言畢遁去,曹植命隨從駕舟逆流而上,奮力追趕。追了一夜,毫無結果。曹植萬般無奈,不得不離開洛水,急駕赴山東就任了。
曹植到任后,常常“遺情想象、顧忘懷愁”,有感于戰(zhàn)國宋玉的《神女賦》,而寫了《洛神賦》。在賦中以生花妙筆描寫洛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洛神賦》以浪漫主義的手法,通過人神愛戀而無從結合,終于含恨分離的悲劇描寫。抒發(fā)了作者某種難言之隱。文章寫得情真意切,文筆華美,成為傳誦千古的名作。
曹植失寵
曹植23歲時,曹操征討孫權,命他留守鄴城,還勸曹植道:“吾昔為邨秋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如今。今汝年二十三矣,可不勉歟!”
曹操出征后,曹植仍然我行我素,不知約束自己,飲酒賦詩,馳馬奔游,不顧禁令。有一次,曹植曾乘車在專供皇帝行車的御街上行駛,徑直從司馬門出宮。曹操知道后非常惱怒,管理守衛(wèi)宮門的官員被處死。從此就加強了對諸侯的法規(guī)禁令。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被關羽的軍隊包圍,形勢危急,曹操遂任命曹植為中郎將兼征虜將軍去救曹仁,可曹植竟因酩酊大醉不能臨危受命,曹操只好另派他人前往。通過長期的考察,曹操看出曹植雖有才華,但放蕩不羈,不堪重任。再加上曹操大兒子曹丕對曹植栽贓陷害,告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無節(jié)”三大罪狀。漸漸地,曹植失去了寵愛和信任。
曹丕屢屢害曹植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陽,曹丕繼承王位,取代漢室做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個心胸狹窄、不仁不義之人。登基后便對他的兄弟們橫加殘害。4年間先后捏造罪名害死了親兄弟白馬王曹彪和任成王曹彰,同時把曹植視為政敵,一心要殺害他。但礙于曹植的名氣大,才不敢明目張膽害他。為了殺雞給猴看,就先殺害了曹植的好朋友丁儀、丁廣兩兄弟。
曹丕對曹植虎視眈眈,屢加迫害。先借故貶了他的爵位,接著又不斷變換他的封地,并對他嚴密監(jiān)視,不許他參與朝廷政事,不許他與其他親王來往。尤其是任城王曹彰(曹植的親哥哥)無故暴死后,曹植更加提心吊膽,朝不保夕。他們的母后發(fā)現(xiàn)這些情況后及時干預,曹丕才把曹植貶出了京都洛陽,封到雍邱(即今河南杞縣)地區(qū)為王。過著“徒有國土之名,而無社稷之實,又禁防雍隔,同于囹圄”的生活。為進一步加害曹植,曹丕也使出了更加惡毒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