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雜談 藝術特點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08-11-18 來源:河南文化網 點擊次數:
詩與樂的高度結合
從詩的角度看,民歌具有緊貼人民生活、主題明確、形象鮮明、感情真摯的特點。民歌的歌詞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屬歌謠體;一般句式整齊、押韻、平仄不嚴;以七字句為多,兼有其他句式,在結構上以兩句體、四句體為多。民歌的作者在短短數句歌詞中運用比喻、比興、對比、夸張、敘事等手法,使主題思想得到鮮明突出的體現(xiàn)。如用“苦麻菜”比喻遠嫁少女之苦命,用“小白菜地里黃”比喻沒娘的孩子,在《農夫怨》、《長工調》等歌中運用了貧富的對比……《槐花幾時開》短短四句就做到情景交融、人物性格鮮明、感情細膩地表現(xiàn)了愛情主題。
長于抒發(fā)人的內心世界
民歌運用短小的結構,凝練的音樂語言,極為經濟的音樂素材來表達深刻的思想感情。綏遠民歌《城墻上跑馬》深刻地表達了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走西口》表達了離鄉(xiāng)背井、生離死別的親人間的凄婉、依戀之情;《牧歌》短短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幅清新、遼闊、寬廣的草原景象。
具有口頭性、集體性、即興性和變異性
民歌是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在世代相傳中,不同時期(或時間)、不同地區(qū)的不同歌唱者,常按個人需要,將某首現(xiàn)成民歌作為藍本,進行即興編詞,見啥唱啥,想啥唱啥,這就是民歌創(chuàng)作和歌唱中的即興性。在即興編詞的同時,民歌的曲調必然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異,因此出現(xiàn)了一首民歌有許多變體的現(xiàn)象,如《孟姜女》、《鮮花調》、《剪靛花》等的變體遍布大江南北,也出現(xiàn)了某一地區(qū)擁有幾個典型曲調和特性音調的現(xiàn)象。
(作者: 責任編輯:王艷)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