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一般特點:A豐富多彩的題材;B以散點透視為特點的章法;C以線描為骨法的描繪手法;D形似與神似的統(tǒng)一。
中國傳統(tǒng)繪畫在布局上的特點是散點透視和鳥瞰形式。
中國繪畫的基本描繪手法是線描。
7、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畫家顧愷(kai)之,代表作《女史箴(zhen)圖》、《洛神賦圖》。隋唐時期著名畫家閻立本,擅長人物畫,代表作《歷代帝王圖》、《步輦圖》。唐代畫圣“吳道子”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圖》。南唐顧閎(hong)中代表作《韓熙載夜宴圖》。北宋晚期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古代風(fēng)俗畫的杰出代表。元代著名畫家趙孟頫(fu)代表作有《紅衣羅漢圖》、《浴馬圖》、《鵲華秋色圖》。明代中期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qiu)英并稱的“吳門四家”。
8、國畫按照題材內(nèi)容,可分為人物、花鳥、山水畫等。人物畫起源最早,成熟于戰(zhàn)國。
中國畫按畫體即表現(xiàn)手法分類,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大類。
9、中國書畫作品上款識,有上款、下款之分。考\試大\上款系指該作品被贈送給收藏人的姓名。下款系作者自己的姓氏、筆名、別號等。
10、王羲之,樹立了真、行、草書美的典范,被歷代書人奉為“書圣”。代表作《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唐代的歐體、顏體、柳體和元代的趙體并稱為“楷書四家”。
顏體書法[顏真卿]的代表作《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顏筋柳骨:即顏體書法端莊大方,點畫肥厚,結(jié)構(gòu)規(guī)整疏朗,運筆流暢果斷,表現(xiàn)出渾厚遒勁、豐潤奇?zhèn)、大氣磅礴的大家氣派;而柳體則強調(diào)骨力、體態(tài)勁健、筆畫清瘦。二者在書法界素有“顏筋柳骨”之美譽。
11、盆景是我國傳統(tǒng)陳設(shè)工藝美術(shù),被贊譽為“無聲之詩,立體之畫”。
盆景按其取材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基本上可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或者稱盆栽和石玩盆景。
12、松柏寓意長壽;蘭竹象征人品、氣節(jié)的清逸和高潔;蓮花寓意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zhì);牡丹、玉蘭、桂花隱喻榮華富貴。
13、中國古典園林構(gòu)成的基本要素:A山;B水;C花木;D建筑;E奇石;F匾額楹聯(lián)。
14、我國古典園林常見的建筑類型有:A廳堂B樓閣C亭D廊E榭與舫F橋G書書館齋H軒I園墻J鋪地。
常見的有平橋、曲橋、拱橋、亭橋等。
15、中國古典園林構(gòu)景的基本手法:A對景B借景C添景D框景E抑景F漏景G障影。
對景:即兩個景致相隔一定的空間彼此遙遙相對,可使游人觀賞到對方景色。
借景:多是立面景觀的構(gòu)景方法。是將園外甚至遠方的景觀組合到園內(nèi)某一方面的立面景觀中,使之景深增加,層次豐富,造成在有限空間看到無限景致的效果。
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間框架去采收無限空間的局部畫面的構(gòu)景手法。[步移景異的效果]
抑景:“揄揚先抑”是抑景手法的指導(dǎo)思想。即通過某物對游人視線暫時的阻擋作用,產(chǎn)生其繞過此物眼前景致豁然開朗的藝術(shù)效果。[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