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江樓
南京閱江樓是繼武漢黃鶴樓、岳陽岳陽樓、南昌滕王閣后的江南第四大名樓。
建閱江樓的初衷,始于626年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為朱元璋在其稱帝前,在獅子山上以紅、黃旗為號,指揮數(shù)萬伏岳,擊敗了勁敵陳友諒40萬人馬的強勢進攻,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礎。14年后,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7年的春天,朱元璋在獅子山建一樓閣,親自命名為閱江樓,并以閱江樓為題,命令在朝的文臣職事們各寫一篇《閱江樓記》。留傳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翰林大學士宋濂的《閱江樓記》和朱元璋親自撰寫的《閱江樓記》和《又閱江樓記》等三篇文章。朱元璋還動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獅子山頂修建了建樓用的“平砥”,也就是地基。朱元璋在寫了樓記、打了地基后又突然決定停建閱江樓,并在他的《又閱江樓記》中說明了停建的理由:一是上天托夢給他,叫他不要急于建閱江樓;二是在他經過深思熟慮后,覺得應該抓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閱江樓這事應該緩一緩。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集中財力人力修建南京和中都鳳陽的城墻,后來連中都鳳陽的城墻也因耗費巨大而停建了。
城隍閣
杭州城隍閣位于吳山天風景區(qū),連地下共七層的仿古樓閣式建筑高41.6米,炫煌富麗,融合元、明殿宇建筑風格,大處著眼,細處勾勒,兼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
城隍閣主頂頂端為葫蘆狀寶瓶造型;四個副頂頂端設鳳凰造型,整座樓閣仿佛一群展翅翱翔的鳳凰,又如仙山瓊閣倚天聳立,令人神往。
城隍閣二層東楹柱懸明代徐渭名聯(lián)“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臺”;底層大廳南、西、北三面,倚壁設燈光櫥窗展示大型硬木彩塑《南宋杭城風情圖》,對面嵌壁青石線刻畫描繪杭州歷代名賢畫像和10個民間神話故事;三到頂層都有休閑服務設施。上吳山,登城隍閣,舉目四望,穹宇莽蒼,大地坦蕩,湖山秀靚,城市興旺,好一處名不虛傳的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