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沙坡頭:曳住流沙的腳步
沙坡頭地區(qū),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市,騰格里沙漠東南緣。瀕臨黃河,屬草原化荒漠地帶,氣候干旱而多風。該地區(qū)格狀沙丘群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呈階梯狀分布,以沙漠生態(tài)治理與旅游聞名于世。
沙坡頭地處騰格里沙漠東南緣,是草原與荒漠、亞洲中部與華北黃土高原植物區(qū)系交匯地帶。植物有417種,野生動物有130余種,充分展示出一個以亞洲中部北溫帶向荒漠過渡的生物世界。
該保護區(qū)是中國第一個具有沙漠生態(tài)特點,并取得良 好治沙成果的自然保護區(qū),是干旱沙漠生物資源“儲存庫”,具有重要的科學研 究價值。
過去,沙坡頭是以治沙成果而聞名。包蘭鐵路在中衛(wèi)境內六次穿越沙漠,其中以沙坡頭坡度最大,風沙最猛烈。為了保證鐵路暢通,避免 路軌被沙埋住,從50年代起,在鐵路兩側營造防風固沙工程。這項工程取得了成功:鐵路兩側巨網般的草方格里長滿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翻起了綠色的波浪,包蘭鐵路沙漠段幾十年來安然無恙。這一治沙成果引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關注,不少外國治沙專家慕名前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