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齋先生——許衡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09-4-9 來源:河南旅游資訊網(wǎng) 點擊次數(shù):
許衡生于金衛(wèi)紹王大安元年(宋寧宗嘉定二年、元太祖四年)四月初三,即公元1209年5月8日,卒于至元十八年三月初三,即公元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學者稱之魯齋先生,祖籍懷洲河內(nèi)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qū)李封村)人。他是中國十三世紀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和天文學家(陳正夫、何植靖著《許衡評傳》)。
據(jù)《元史》,《許文正公世家譜》,《元朝名臣事略》,《元文類》,《蒙兀兒史記》以及《辭源》,《辭!罚吨袊嗣筠o典·歷史人物卷》等記載,許衡年幼時即勤奮好學,聞人有書既前往觀之,及長,凡經(jīng)傳、子史、禮樂、星歷、兵刑、食貨之類,靡不精研,后與姚樞、竇默等講程朱理學,慨然以道為己任;元世祖忽必烈為親王時任京兆提學,于關(guān)中大興學校;世祖即位后,任中書省議事、中書左丞,與劉秉中等定朝儀官制,籌劃立國規(guī)模,上書言立國必行漢法;犯顏諫諍,剛毅不屈,有元代的“魏征”之稱;主持元初國學,任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培育人才,善教,眾多弟子如姚遂、耶律有尚等皆學有成就;對漢蒙文化交流,程朱理學傳播和朱陸合流有較大影響;晚年領(lǐng)太史院事,與王恂、郭守敬、楊恭懿等改定歷法,主編《授時歷》,制作新儀象圭表等;治家嚴謹,教子有方,其子孫皆學有所成,第四子師敬先后三居相位,階光祿大夫,為元仁宗推行科舉制度及使天災(zāi)頻生的泰定時期呈現(xiàn)治平的盛世,起了較大作用。許衡對政治、哲學、文化、教育、天文歷法、文學、歷史、醫(yī)學、周易等均有研究與著述,謚文正,封魏國公,著有《魯齋集》,《魯齋心法》,《讀易私言》等,經(jīng)后世多次修訂編輯再版并易名為《魯齋遺書》、《魯齋全書》,《許文正公遺書》等并收入《四庫全書》。
(作者: 責任編輯:李海芳)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