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要趁早?現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也有意盡早送自己的孩子出國讀書。不少家長在孩子中學階段就送他們出國,甚至有的孩子才五歲就被父母送到國外。低齡留學,難道真像有些中介鼓吹或是家長們想象的那樣,能讓孩子更快、更迅速地接觸到外國的語言文化、學習氛圍、生活環(huán)境?小留學生們在踏上異國求學路之時,家長又是否會為孩子的自理能力、適應能力、自律能力等擔憂呢?
調查:低齡留學便利多?
近日,記者走訪了幾家留學中介的咨詢會,這些咨詢會還是以出國讀大學和研究生的咨詢?yōu)橹,但是不乏來自加拿大、新西蘭、美國、澳大利亞的教育集團的代表前來招攬中小學生源。學生家長周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初二,她說:“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錯,當初我們想讓她高中畢業(yè)后就出國上大學,可是有鄰居的孩子出國上高中了,說是年齡小點出國上學,適應速度更快,而且不用考雅思什么的,語言關首先就不犯愁。我們就有些猶豫了,既然要出國上學,何不早些出去?”
在幾場咨詢會上,抱著跟周女士一樣想法的家長有不少,他們都沖著國外中小學入學門檻低、教育條件好的優(yōu)勢而來。記者以為孩子咨詢的名義也加入到咨詢大軍中。新西蘭某教育集團的招生代表告訴記者,現在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家長,在孩子中小學階段就送孩子出國讀書,看中的就是國外的素質教育,讓孩子從小避開國內學考試的壓力,而且能讓孩子從小適應國外的生活環(huán)境和語言環(huán)境,即使將來回國就業(yè)也不成問題。而且到國外上中小學,會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也可以磨練孩子的獨立個性等等。這位招生代表將國外的讀書生活環(huán)境描繪得像世外桃源,卻全然忘記了未成年的學生獨自出國讀書需要承受的生理和心理考驗。
“到國外上小學,不考雅思、不考文化課,只要交齊學費,有國內存款的經濟擔保,一切都有人照應,家長就放心吧。”一位招生人員說。好像只要有錢,孩子在國外學習生活的一切就都OK了。至于孩子如何適應驟然離開家的陌生環(huán)境、如何闖過語言不通的難關,甚至日常起居的不便利有哪些,招生人員并不會仔細說明,而是籠統地強調:沒有不便,學;蚪枳〉漠數厝思叶紩疹櫷桩敗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本市留學中介提供的到國外讀中小學的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英語(論壇)國家。留學的費用每年在8萬-12萬元,而且需要家長提供40萬-50萬元的“存款保證金”。有錢固然能讓孩子出國讀書生活無憂,但是否能換來孩子的健康成長,記者采訪了曾經有過低齡留學經歷和正在經歷這個階段的人。
過來人:逃避高考的決定并不消極
李楠在高中二年級的時候就選擇了到加拿大哥倫比亞國際學院留學。當時,李楠對轉年要參加高考感覺壓力很大。根據當時的學習成績和國內高校招生的比例,他并沒有把握考上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大學。“我覺得與其在國內高考,還不如到國外試一試,就和父母說了自己想留學的想法。”李楠的父母也順從了孩子的想法,只是告訴他這條路是自己選擇的,就一定不能回頭,無論如何要堅持完成學業(yè)。
闖過語言關 理科優(yōu)勢顯現
當時李楠自認為英語水平還算不錯,可到了加拿大的課堂上才發(fā)現,自己什么都聽不懂。沒辦法,自己就課前多準備一下和課程相關的資料,在熟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輔助聽講。但回想起來,當時的適應過程還是挺快的。幾個月的時間,語言方面就沒有什么障礙了。
突破了語言關,再看學校的課本內容,就覺得比國內簡單了許多。特別是在數學、物理這樣的自然科學科目上體現得更加明顯,例如當地高三的物理內容只相當于國內初中要求達到的水平。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國外上高中就輕松很多。
考核標準多樣化 學習并不輕松
在加拿大,高中階段對學生的考核標準并不像在國內一樣只看期末考試的成績。平時的學科科研任務、小組合作項目等多元的參考因素都占一定的評價比例。在課程選擇上也有一定的自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今后的發(fā)展方向來選修一些課程。“我想在大學期間學經濟類的專業(yè),就在高中里選了一些統計、微積分、國際貿易、人力資源等相關的學科。”李楠說,“這些課程需要大量的專業(yè)英語詞匯,所以剛開始學的時候也很艱難,不得不找一些相關的中文書籍輔助理解,因此平時的學習并不輕松。”
國外高中申請國外大學機會更多
高中階段學習結束后,李楠又繼續(xù)在加拿大完成了本科學業(yè)。相比從國內高中直接申請國外大學,在當地高中申請的機會更多,競爭力也更強,對本地中學的學生也會有一定的照顧,而且不必參加托?荚嚭蚐AT考試,李楠覺得自己當時的決定很正確。在國外的生活也鍛煉了自理能力,讓他學會了做飯、洗衣、理財,從家長眼中的小男孩成長為可以獨立生活、學習,照顧好自己的大男人。
正在經歷者:在海外找到了學習的興趣點
周思佳在新華中學完成初中階段的學習后就到新加坡的數理中學留學,今年已經上高二了。母親高君女士說,女兒這么早就出國留學也是因為當時恰巧新加坡數理中學有一個項目,來國內招學生,當時天津是考點之一。孩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參加了考試?荚嚨目颇堪ㄓ⒄Z、數學、自然科學知識和智力測試題。后來孩子考上了,覺得這是不錯的機會,就讓孩子去新加坡讀書了。
訴苦:生活學習都要從頭適應
高女士說,孩子一開始的時候一周打好幾次電話或是在網上視頻聊天,和家長訴苦,說對那里的環(huán)境是多么地不適應,語言方面也有一些障礙。父母心里也不好受,但也只能去安慰她。后來了解到孩子的室友也是天津人,就覺得還好,兩個人在一起也是個照應。在異國和老鄉(xiāng)住在一起,多少能消解一些孤獨感。
在學習上,孩子也適應了很長一段時間。高一的時候,對全英文授課還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她自己又要強,怕這樣學下去成績不理想,總因為這個事哭。但是做家長的也幫不上忙,只能讓她一點點適應。在那邊,自學的成分還是多一些。課程的內容多,知識面廣,老師對學生的引導性很強。女兒說這都是在國內的高中所不可想象的。更多的學習任務不是完成書本上的習題,而是完成課題研究。學生自己申報課題,再去選擇指導老師輔導。作為家長,高女士也覺得這樣注重實踐和開發(fā)思維的學習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闖過去:風雨之后見彩虹
替女兒揪了一學期的心,但高女士還是狠下心沒有去看過女兒一次。高女士告訴記者,闖過這些難關,今年就感覺女兒對在新加坡的生活適應了很多,也常和室友、同學去看電影、逛街、參加聚會,更加能夠融入那邊的生活了。最重要的是覺得女兒現在的思維更加開闊了,也在學習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比出國前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所以雖然孩子小,在國外適應起來有難度,自理能力方面也差一些,但是相比她現在的收獲,讓孩子早出去留學還是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