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日本學生的“內向”傾向令教育界有了較強的危機感,赴海外留學 (微博) 的日本人人數連年下滑,對于日本學生出國留學熱情降低的原因,曾有專家分析認為,主因是經濟不景氣和就業(yè)形勢嚴峻。而最近一份調查顯示,從海外適應能力、工作能力、精神狀態(tài)來看,中國學生都優(yōu)于日本學生。這或許是日本赴海外的留學生數量年年縮減,而中國人留學生年年增多的又一要因。
日本職場適應能力支援企業(yè)——MD.net公司對日本大學生及在日中國留學生進行一項“海外適應能力(“全球IQ(R)”)”調查。結果顯示,根據調查分析所得出的結果,中國留學生的海外適應能力比日本大學生強。
“全球IQ(R)”檢查,是一項可以同時檢測海外業(yè)務適應能力及精神風險的測驗,由精神科醫(yī)生監(jiān)修、測定,具體從“對無法預測的課題及變化的應變能力”、“得出結果的能力”、“跨越糾葛的能力”等方面對個人資質進行評估。
此次檢測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進行。日本人學生有262人,其中男性202人,女性60人,都是東京都內私立大學的在校生;中國人學生有246人,其中男性153人,女性93人,都是東京都內國公立及私立大學的在校生。中日雙方年齡均在18歲至22歲。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留學生比日本大學生海外環(huán)境適應能力高。從“全球溝通能力”、“身體健康程度”、“精神健康程度”、“環(huán)境適應性”、“心理恢復能力”等方面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只有“身體健康程度”上,日本大學生和中國留學生是一樣的,其他各項均是中國大學生領先。另外,調查結果還顯示,中國留學生為目標而努力的意志很高,挑戰(zhàn)精神旺盛。據說這一結果,即使是和那些在海外工作且取得一定成果的國際化商務人員相比也不遜色。
自上世紀90年代以后,赴海外留學的日本人數量逐漸遞增,2004年達到8.29萬人的最高峰之后開始減少,5年后的2009年為5.99人,比2004年峰值時減少了2.3萬人。到了2010至2011年,日本學生留美人數的排名已滑落至第七位。目前,留美人數最多的是中國學生,約158000人;第二是印度,約104000人;第三是韓國,約73000人。
對于日本學生出國留學熱情降低的原因,有專家分析認為,經濟不景氣和就業(yè)形勢嚴峻雖然有一些影響,但當下年輕人缺少遠大理想、安于現(xiàn)狀、社會意識薄弱是主要因素。日本政府去年初發(fā)表的調查就顯示,四成日本人認為,年輕人不能輕易在社會上取得獨立,是令他們最不滿的社會現(xiàn)象之一。
日本輿論界普遍認為長此以往,日本將會持續(xù)衰退,最后走向沒落。這種強烈的危機感,并不是空穴來風。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去年展開一項針對7200名日、美、中和韓高中生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美國高中生占89%、中國高中生占88%、韓國高中生占75%,而日本高中生卻只占36%。擁有自我滿足感的美國高中生占78%、中國高中生占69%、韓國高中生占63%,而日本高中生則只有四分之一對自己滿意,顯示出了日本年輕人對自己沒信心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