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過年
開封民間稱春節(jié)為“過年”。但是,過年并非單指陰歷正月初一,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xiāng)便有“年味兒”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為我國民間祭灶節(jié),人們?yōu)榱俗屧钔跸蛱焐嫌窕蚀蟮鄱嗾f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灶王爺?shù)呐莆唬械脑谂莆粌蛇厡ψ由蠈懼?ldquo;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為灶王爺餞行。
祭灶過后,家家都忙于置買年貨,打掃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煙、酒、魚、肉和走親戚用的禮品更不能少。置辦年貨一直忙到臘月三十。于今開封仍流傳有一首過春節(jié)的民謠:“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貼門旗兒。”
大年三十兒慣稱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lián)。以往這一天,開封還有諸多舊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業(yè)封門”、“說書封板”、“討飯的封棍”等,諸如此類。而民間最重要的活動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F(xiàn)在除夕,開封人仍沿襲以往許多好的習(xí)俗。除夕之夜雖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親友,看電視,猜迷語,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團(tuán)聚一堂,互相勉勵,總結(jié)一年來收獲,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學(xué)習(xí)計劃。"守歲"在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內(nèi)容。當(dāng)午夜的鐘聲響過,人們爭放第一掛鞭炮,這又意味著開封人開啟未來的決心和干勁。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換新衣,洗涮完畢,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遺像。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后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lǐng),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后再去遠(yuǎn)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里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開封"早拜年,晚拜壽"的習(xí)慣,初一午后,拜年活動即告結(jié)束。
正月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舊時初二,開封城關(guān)四鄉(xiāng),鞭炮聲、鳴笛聲、哨子聲響成一片,騾馬大車往來穿梭,絡(luò)繹不絕。
正月初三為祭墳、祭宗祖的日期,因舊皇歷中說這一天“諸事不宜”,初三開封忌走親戚。初五為破五節(jié),民間認(rèn)為初五是年后第一個不吉日,親友之間亦忌相互串訪。除此兩日之外,節(jié)日期間,開封民間走親串友,幾無閑日。
林州民間的春節(jié)
林州民間將春節(jié)稱為過年,但過年并非專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頭和年尾。一進(jìn)入臘月便有"年味兒"了。
臘月初八這天的早餐,民間要吃"臘八粥"。粥用小米、柿塊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稱"柿疙瘩白湯"。農(nóng)婦均要在太陽未出前將粥做好,扳上南墻一谷堆兒,口曰:"臘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墻一谷堆兒,小鴰不蹬俺家谷"。吃"臘八粥"據(jù)文獻(xiàn)記載,林州是從宋朝開始的。原來的意思是人們用一年的收獲祭祀祖先、祭祀眾神并慶祝豐收。后來,由于林州災(zāi)害頻繁,逐漸演變?yōu)槌?quot;臘八粥",預(yù)祝來年粱谷豐登。目前林州民間尚有"吃了臘八粥,來年好收田"的俗語。
二十三,打發(fā)老灶爺上天。人們?yōu)榱俗屧钔跸蛴竦蹫槊裾埫迷挾嗾f,就在灶王牌位兩邊的對子上寫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為了防止灶王匯報假情況,就用芝麻糖當(dāng)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掃房子。民間傳說灶王為天帝督使,負(fù)責(zé)察看家人功過,凡是有過者,要在墻上劃道記號,到年終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祿一五更接天旨后帶天兵回民間按墻上記號進(jìn)行懲罰。人們?yōu)榱讼[患,待打發(fā)灶王爺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動手打掃房子,這就形成了"二十四掃房子"的習(xí)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們將浸泡的黃豆磨碎,揉沫過籮去渣,煮沸點漿成塊,撈入篩子積壓而成。事后均將豆腐切小塊放入加鹽的清水里保存,供春節(jié)期間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鍋宰殺豬羊,割肉者,量家財而行,富者備至正月十五;貧者備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著吃。是貧家富家都要辦的一件事,也是過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據(jù)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夠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數(shù)量。
二十八大貼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間大都請人寫對聯(lián),有個別農(nóng)家利用家花來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還要貼門神。門神像多為秦瓊、敬德、大刀關(guān)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貼對子講究"窮簽(橫聯(lián)),富對子",即橫楣紙要小,對子紙要肥。1980年以后,農(nóng)村又興起了貼雙對聯(lián),即除在門框上貼一幅外,另在門垛墻上再貼一幅巨聯(lián)。還有用菱形紙寫上一斗方子,上寫"福"字,下豎寫一條"出門見喜",或"迎喜接福",或"歡度春節(jié)"之類,貼在門口或迎壁墻上。庭樹上貼有"滿院春色",石磨上貼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貼"青龍大吉",車上貼"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貼"六畜興旺",糧食屯上貼"米麥滿倉",桌子上貼"日進(jìn)斗金",衣柜上貼"衣服滿箱",床頭上貼"身體平安"。與此同時,各種神牌寫刷一新,除廚房用綠色紙(意在免火災(zāi))寫外,其余均用紅紙寫成。里里外外一派紅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