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報道,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非京籍和非滬籍家長,在京公布了由教育公平公民志愿者提出的《取消高考戶籍限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取消戶籍限制條件,即便一時難以實現(xiàn),至少也要給一個時間表。
在異地高考問題上,民間的聲音似乎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強烈過。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教育主管部門“研究研究”的松動態(tài)度,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另一方面,限制之下茁壯成長起來的“遷二代”已經(jīng)沒辦法等下去了,“孩子等不及了”。
其實,外來者不是洪水猛獸,高考戶籍藩籬的取消,并不意味著大城市利益一定受損。如果政策規(guī)定總是習慣性地為大城市設置藩籬,不僅不可能保護市民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極有可能因為這種過度、缺乏競爭的保護,而斷送了市民的未來。
前不久,針對15位公民提出的取消高考戶籍限制的建議,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以“正在深入研究”作為回應。不知道有關部門究竟要研究到何時,才能拿出官方版的“異地高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