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區(qū),海淀區(qū)東部。是一座舉世文明的皇家園林.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約5200畝,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圓明園的陸上建筑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于一個頤和園。
名稱由來:“圓明園”這個園名,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燁御書三字匾額,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為什么叫“圓明園”?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yè)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tǒng)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
園林建筑特色
圓明園匯集了當(dāng)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shù)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shù)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于千變?nèi)f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qū),是皇帝處理公務(wù)之所。其余地區(qū)則分布著40個景區(qū),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筑,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qū)。最有名的“觀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的風(fēng)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風(fēng)光”。
當(dāng)時的皇宮建筑是由大量的木材建造,容易引起火災(zāi),加上夏天天氣熱,皇宮的城墻高,沒法通風(fēng),整個皇宮就似火爐,根本無法住人。而皇宮20里外有塊空地,康熙就想在那里建一座能享樂的園林。
遺憾的是,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洗劫圓明園,園中的建筑被燒毀,文物被劫掠,奇跡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只剩斷垣殘壁,供游人憑吊。
園林組成 歷史上的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占地5,200余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范圍還要大出近千畝。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間,所創(chuàng)建和經(jīng)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yōu)游享樂,并于此舉行朝會,處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dāng)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光是懸掛了匾牌的就有600余座。
交通指南:320 路:北京西站-西苑;628 路:東北旺中路-甘露園;697 路:菜戶營橋東-頤和山莊;801 路:祁家墳-頤和園北宮門;特6 路:北京西站-韓家川
到達長春園東門的主要線路
664 路:地鐵蘋果園站-城鐵上地站;特4 路:前門-國防大學(xué);982 路:北京西站南廣場-西北旺北站
到達圓明園綺春園宮門乘車線路還有:319 、 331 、 432 、 438 、 498 、 664 、 690 、 696 、 826 等。
到達圓明園長春園東門乘車線路還有:365 、 432 、 656 、 681 、 717 、 743 、 814 、 963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