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記者在少林寺下院——鞏義青龍山慈云寺看到,歷時兩年時間建設的“祖林”三塔主體基本完工。
祖林是佛教拜祖禮佛圣地的象征物。此次在鞏義青龍山慈云寺修建的“祖林”是為安葬最初創(chuàng)建慈云寺的天竺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而建。這兩位高僧于漢明帝永平年間被漢使請來中原,并開創(chuàng)慈云寺。他們不僅是慈云寺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中國佛教最早的傳播者。
記者看到,“祖林”氣勢恢弘,青石為材,古樸典雅。主體為一大兩小塔式建筑,最高塔為33.22米,整體結構全部為石頭建筑,不見任何鋼筋水泥,每塊石頭上均刻有精美佛像。據(jù)介紹,該建筑結構在國內(nèi)尚屬首創(chuàng)。 慈云寺歷史久遠,建于東漢明帝永平七年,距今1940多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創(chuàng)建的最早的寺院。慈云寺原名“大白馬寺”,與“少林共祖,白馬同鄉(xiāng)”,被稱為“釋源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