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5公里的山地實景舞臺,直徑20米的人造月亮,1400米高的大佛,蔓延至山頂的2800余盞舞臺燈光系統(tǒng),充分滿足3000位觀眾“聲隨人動”聽覺需求的音響設備,武僧演員80余米高空的翻騰打斗等等,這樣大規(guī)模、立體化、高難度的技術研發(fā)和設備運行維護工作,需要一支專業(yè)性強、技術水平過硬、經驗豐富的團隊來支撐,而《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正擁有這樣一支技術精湛的設備團隊。
每天演出前后,他們都會對舞臺上的音響、舞美設備等進行檢查調整,確保演出效果最好;每周都會背著幾十公斤重的裝備攀爬至1000多米高的山頂檢修燈光系統(tǒng);每到停演休整季,他們不畏嚴寒,對所有燈光音響舞美等進行全方位升級改造......
演職人員對自身要求精益求精
不管嚴寒酷暑,不論風雨如注,600多位演職人員始終堅守在實景演出的舞臺上。為了給觀眾們呈現一場場更精彩的演出,他們每天都會針對前一天晚上演出時的不足之處進行排練、調整、完善;武僧演員們更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就是在這樣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下,確保了每場演出中的舞蹈動作和武術動作絲絲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