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古靈山深處,隱于山間的涼水泉村,遺世而獨立,不見車水馬龍,卻有蝶舞花香,不聞人聲鼎沸,但聽蟬鳴鳥叫。石光院子、花田木屋、懸崖竹屋、星空果嶺,吸引著大批游客……日前,淇縣涼水泉登上央級部門交流刊物!
淇縣涼水泉村是一個省級貧困村,總人口46戶9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4戶66人,同時也是一個以石頭古民居為特色的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景優(yōu)美、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涼水泉以鄉(xiāng)村振興為目標,以發(fā)展民宿為重要抓手,加強資源利用,精心打造“石光院子”“花田木屋”“懸崖竹屋”“星空果嶺”民宿品牌,構建“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高端民宿集群格局,探索出一條以“旅行社+景區(qū)+古村落+產業(yè)扶貧”的鄉(xiāng)村民宿發(fā)展模式,實現(xiàn)了政府放心、群眾滿意、企業(yè)收益的目標。2018年11月,涼水泉靈泉妙境被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為“河南省旅游扶貧示范戶”和“河南省鄉(xiāng)村旅游創(chuàng)客示范基地”。
· 整體托管進行開發(fā)
2017年3月,淇縣人民政府與河南中旅集團簽訂合作協(xié)議,組建淇縣涼水泉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投資1.8億元,分期分步驟有序開發(fā)建設靈泉妙境高端民宿集群。目前已投入5640萬元,其中財政整合各類資金1640萬元,用于易地搬遷和基礎設施提升,中旅集團累計投入4000萬元。一是對村內的原有石頭房進行了修飾提升,對水、電等基礎設施進行了配套完善。二是建設了石光院子、花田木屋、星空果嶺、懸崖竹屋等四種不同風格、不同檔次的民宿酒店,可容納120人同時住宿。三是建設了牛棚咖啡、豬舍茶吧、羊圈西餐廳、山里人家特色中餐廳,具備140人就餐的接待能力。四是建設了石光閣會議中心,最多可容納220人。五是對原有道路進行了改造提升,并對道路兩側進行了景觀綠化,村容村貌整體觀感明顯提升。通過緊鑼密鼓的開發(fā)建設,一期工程全面完工,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高端民宿休閑度假區(qū)已初現(xiàn)形象,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絡繹不絕,每逢節(jié)假日,民宿客房天天爆滿,一房難求。
· 筑牢利益聯(lián)結機制
雙方合作以來,采取“資產托管+旅游產業(yè)+扶貧”的模式,筑牢旅游產業(yè)開發(fā)與貧困戶穩(wěn)定增收的利益聯(lián)結機制,帶動貧困群眾長期增收、穩(wěn)定脫貧。2019年底,該村戶均年增收2.8萬元以上。
· 固定資產租賃,增加村集體經濟
對全村房屋整體租賃,按照房屋保存狀況以30-60元/平方米的價格向村集體支付租金。目前共流轉房屋75棟,其中租賃貧困戶的房屋數(shù)量為36棟,通過收取房屋租金使村集體經濟實現(xiàn)增收33萬元。
· 流轉耕地林地,獲得財產性收入
公司將貧困戶的耕地和林地進行流轉用于發(fā)展特色林果采摘,以每畝600元的標準,流轉土地613畝,解決了貧困戶搬遷后遷出地生產資料閑置問題,流轉后戶均可增收1.1萬元左右。同時,將村內果樹、花椒樹一次性買斷,按照90元的價格買斷11000棵,共計99萬元買斷費用。然后公司又將全部花椒樹以每年4000元租金返租給涼水泉村5戶貧困戶經營,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
· “三員三小”就業(yè),獲得工資性收入
以淇縣涼水泉旅游開發(fā)公司為依托,創(chuàng)建旅游產業(yè)扶貧基地,以服務員、公司雇員、群眾演員、小客棧、小商鋪、小餐飲的方式,吸納當?shù)厝罕娋蜆I(yè),并與就業(yè)相對困難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人簽訂了勞動合同,人均年增收達1.5萬元以上。
· 參與開發(fā)建設,獲得務工性收入
在涼水泉靈泉妙境高端民宿集群的建設過程中,優(yōu)先安排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開發(fā)建設,每人每天收入120—200元。貧困戶賈銀娥年過七旬,三級肢體殘疾,右臂缺失。公司安排其通做一些拉推車、保潔、除草等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獲得務工收入1260元以上。
· 農特產品銷售,獲得經營性收入
國家4A級景區(qū)——古靈山為涼水泉的客流提供了基本保障,再加上靈泉妙境高端民宿度假區(qū)的建設,眾多游客紛至沓來、觀光游覽,有效帶動了當?shù)厝罕姷霓r產品銷售。山核桃、山小米、紅薯粉皮、笨雞蛋等農特產品銷售火爆,戶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使群眾足不出戶,就解決了農特產品的銷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