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如此之美
“四周大片的花瓣是瀲滟的紅波,漾著嫵媚的胭脂。薄薄的幾片,約兩三層,錯落有致,優(yōu)雅地舒展開來,形成一個完美的輪廓。而中心,看上去又像一朵花。那花瓣清瘦、修長,顏色也是灼灼的紅,但與周圍的花瓣相比,略有不同。底部的顏色透著水的光澤,變得素雅起來,愈往上顏色越發(fā)清淺,只剩那抹柔麗未散,最后,成了潔凈的銀白。整朵花層次分明,色彩變化多端,讓人眼前一亮。在她身上,艷麗與清雅并存,嫵媚與恬靜相輔,不愧群芳之相。”

芍藥渾身是寶
相傳,東漢神醫(yī)華佗對所種植的每味藥,他都要親自品嘗,弄清藥性后,才用到病人身上。有一次,一位外地人送給華佗一棵芍藥,他就把它種在屋前。華佗嘗了這棵芍藥的葉、莖、花之后,覺得平平常常,似乎沒有什么藥性,不能人藥。
一天深夜,華佗正在燈下看書,突然聽到有女子哭聲。華佗感到納悶,推門走出去,卻不見人影,只見那棵芍藥。華佗心里一動,難道它就是剛才哭的那個女子嗎?于是看了看芍藥花,搖了搖頭,自言自語地說:“你自己全身上下無特殊之處,怎么讓你入藥?”于是轉(zhuǎn)身回屋看書去了。
誰知剛剛坐下,又聽到那女子的啼哭聲,于是再出門看時,還是那棵芍藥。華佗覺得奇怪,喊醒熟睡的妻子,將剛才發(fā)生的事講給她聽。妻子望著窗外的花木藥草說:“這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藥,被你用來救活了無數(shù)病人的生命,唯獨這棵芍藥被冷落一旁,它自然感到委屈了。”華佗聽罷笑道:“我嘗盡了百草,藥性無一不辨得一清二楚,該用什么就什么,沒有錯過分毫,對這芍藥,我也多次嘗過了它的葉、莖、花,確實不能入藥,怎么說是委屈了它呢?”
事隔幾日,華佗的妻子血崩腹痛,用藥無效。她瞞著丈夫,挖些芍藥根煎水喝了。不過半日,腹痛漸止。她把此事告訴了丈夫,這時,華佗才知道他確實委屈了芍藥。
后來,華佗對芍藥根做了細致的試驗,發(fā)現(xiàn)它不但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鎮(zhèn)痛、滋補、調(diào)經(jīng)的功效。

因為牡丹和芍藥的種類太多,逐一進行記憶的話會比較復雜,但可以通過對葉子的觀察,進行準確辨別,是不是很方便呢!我和“花仙”在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