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代表提問
王屋山景區(qū)經過兩年的全面提升,將于“五一”正式迎客。氣勢恢宏的道境廣場、仙山道韻的天壇極頂、安全快速的吊箱索道······都將帶給游客全新的感受。五龍口獼猴靈動,黃河三峽大河秀美,小溝背彩石奇峻,濟瀆廟底蘊豐厚,傳統(tǒng)景點會讓游客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感受文化魅力;大峪東溝、官帽山、坡頭天女河、邵原媧皇谷等鄉(xiāng)村旅游點,以本色、淳樸、休閑、參與,將成為游客“看山、望水、憶鄉(xiāng)愁”的最佳選擇。
春天花兒樂,濟源山水好。濟源向八方賓朋發(fā)出誠摯邀請,到濟源來賞花吧,油菜花正盛,槐花兒正香······共赴一場花的邀約;到濟源來逛吃吧,不翻兒、黃燜肉、爐饃······共進一場美食盛宴;到濟源來體驗吧,黃河號子、王屋琴書······共享一次文化之旅。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之王者歸來,五大看點不容錯過!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濟源市的西北部,總面積272.47平方公里。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 “天下第一洞天”,軒轅黃帝祭天之所,《愚公移山》的故事發(fā)生在這里。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景區(qū)。
從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王屋山設壇祭天開始,王屋山道文化就與中華五千年文明相伴而行。唐代的王屋山道觀林立,道教名家燦若群星,香客如流,文人墨客流連忘返,已成為全國道教文化的活動中心、研究中心、傳承基地。自唐以后到宋、元、明、清,王屋山的道教文化隨同中國道教文化的發(fā)展時興時衰,王屋山的文化地位也時升時降。可以說,中國道教文化發(fā)展興衰的整個歷史過程在王屋山都得到反映,它是中國道教文化發(fā)展的一個縮影和一面鏡子。曾有人這樣評價王屋山“開談不說王屋山,雖講道都也枉然。”
看點一: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王屋山景區(qū)的索道將開始試運營。索道更新改造項目是近幾年王屋山景區(qū)的重要提升性建設項目之一,索道上站房位于該景區(qū)的日精峰,下站房位于十方院三岔口附近,全長約1526米,高差約662米,共有37個吊廂,其中5個為全玻璃式吊廂,運行速度為每秒5米,運量每小時1500人次。
看點二:原創(chuàng)石刻《道德經》,石刻作品全長101米(老子在世101載),高8.1米(《道德經》全篇81章)。按照老子《道德經》道法自然、返璞歸真的思想精髓,采用景龍碑原版,天然原石刻字,置于黃色原土之上,融入本地原創(chuàng)文化,原石原土與草木共生,四季常青與日月共榮。
看點三:王屋山地標性建筑牌坊,寬42米,高16.8米,建筑形式為五門六柱十一牌樓。牌坊上雕刻有祥龍、蓮花等吉祥圖案,有發(fā)生在濟源的許多創(chuàng)世神話。是全國道學文化最豐富,雕刻工藝最精湛,建筑規(guī)模最宏大的純花崗巖石牌坊。
看點四:五行四象廣場,以太極八卦鏡為設計元素,遵從道教羅盤中對應的方位,以外方內圓五行、五方、五色和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相配。
看點五:道文化長廊,長廊人物是在濟源地區(qū)活動的國師級高道和文化名人為主,展現(xiàn)了歷代著名道士求仙訪道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