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晚上,河南省南陽市解放廣場涼風習習、人潮涌動,在璀璨燈光和優(yōu)美音樂聲中,由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南陽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南陽師范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承辦的“2023非遺互動體驗之夜”活動開場了。
“今天,我們邀請大家一起做艾草香囊,哪位朋友感興趣可以上來。”活動現(xiàn)場的大舞臺上,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侯氏布藝編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閆飛雪擺好要展示的布藝作品,在長條桌上放好剪刀、針線、彩布等,熱情地邀請舞臺四周觀望的市民。第一個上舞臺的女士是被親友硬推上來的,當她羞澀地坐到桌旁拿起一塊彩布時,舞臺下的市民紛紛跑了上來,不一會兒,閆飛雪便被團團圍住,大家爭先恐后地拈針穿線,認真地向閆飛雪討教如何折布料、如何走針法。
“第一步要把裁剪好的布料反面對折,用平針法縫合成錐狀。”看大家對葫蘆香囊感興趣,閆飛雪現(xiàn)場教起了這種香囊的做法,“你這個不對,得三平針一回針才能縫平整。噢,這樣就對了。第二步把布料翻到正面,裝入棉花和艾草,一定要壓緊實……”因為端午節(jié)即將到來,前來學習香囊制作方法的市民特別多,各年齡層的人們把桌子圍得水泄不通。
定格美好 李萍 攝
另一邊,南陽師范學院教師竹曉翠和幾名學生也擺好了她們創(chuàng)作的剪紙作品,并把一把把剪刀、一沓沓紅紙放在桌上。“我喜歡你剪的這個作品,這個圖案好不好剪?”“我想剪朵荷花!”大家七嘴八舌地問著。竹曉翠拿起一張紙,邊做邊講:“看,先把紅紙沿對角線對折……從中間對折,將紅紙六等分……”不一會兒,竹曉翠就剪好了,她把剪紙遞給旁邊認識觀看的一個小姑娘:“來,小朋友把它打開。”小姑娘小心地展開,一幅精美的剪紙作品便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真好看,像我家春節(jié)時買的那個窗花!”“教教我咋做吧!”幾個市民趕緊拿起了剪刀。竹曉翠和幾名學生貼心地幫他們畫好圖案,然后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剪,“我們南陽剪紙是市級非遺,大家都可以親自體驗一下。”
體驗剪紙盛宴 李萍 攝
大舞臺上,長長的桌子兩側,圍滿了前來參加互動體驗活動的市民,大家學得認真、做得專注。“看我做的葫蘆香囊!”市民劉女士高興地向家人展示著自己的作品,“走吧,葫蘆就是‘福祿’,今天咱把‘福祿’帶回家!”“本來帶著家人來乘涼的,沒想到能動手學習‘非遺’制作!”市民梁先生說,妻子和女兒各做了一個葫蘆香囊,“我這個平時笨手笨腳的人,居然也跟著老師剪了一幅剪紙,這個晚上過得太有意義了!”
展示作品 李萍 攝
舞臺上,數(shù)名身著漢服的南陽師范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學生也引人注目,獨特的服飾文化、精美的非遺作品,讓大家紛紛舉起手機,拍照片、錄視頻、發(fā)朋友圈。“本次活動既是展示非遺文化,也是想讓非遺文化走進大家生活,讓大家在近距離感受和親身體驗非遺魅力的同時,更深入地了解非遺、關注非遺、愛上非遺、傳承非遺、”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南陽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田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