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巒疊嶂、溪流泉涌 河南雞公山林木深秀 從信陽市乘車,沿107國道南行38公里,便到了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雞公山。雞公山雄踞武勝關(guān)、平靖關(guān)、九里關(guān)之間,是大別山的一支余脈搏,西與桐柏山相接,南距武漢174公里,北距鄭州340公里,面積達(dá)27平方公里。雞公山主峰海拔811米,報曉峰海拔744.4米。雞公山素有“青分楚豫”之稱,是我國南北方天然分階界線。 雞公山是全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早在本世紀(jì)初就與北戴河、廬山、莫干山齊名。古人“三伏炎蒸人欲死,清涼到此頓疑仙”的詩句,就是雞公山清涼宜人的生動描繪。雞公山層巒疊嶂,溝壑縱橫,峭石嵯峨。山間夏季清暢涼爽,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與初冬。它是我國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山上主峰突兀,酷似雄雞,乘云駕霧,翩翩起舞,山里溪流泉涌,林木深秀,珍禽竟奔,百鳥爭鳴,天然美景如畫!雞公山森林覆蓋率達(dá)百分之九十七以上。區(qū)內(nèi)莽莽林海中遍布著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古藤翠竹、幽谷碧潭等迷人的自然影觀,加之以瞬息萬變的云海,神秘莫測的佛光,絢麗多姿的朝陽晚霞,水晶般的霧淞,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變幻無窮、令人陶醉的自然畫卷,真可謂人間仙境! 雞公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春秋以降,見于史載的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就有六十多次,黃帝、蚩尤、孫武、伍子胥、岳飛、李自成、洪秀全等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雞公山自然保護(hù)區(qū)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帶上,具有典型的季風(fēng)氣候和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15.2°C,極端最高氣溫40.9°C,極端最低氣溫-20°C;山頂年平均氣溫12.0°C,7月份平均氣溫為23.5°C。它是天然的動植物園,這里植被豐茂,種類繁多,1700多種植物在這里安家落戶,針葉樹、闊葉樹、山花、異草爭繁斗茂,參差相雜。山上可入藥的植物有600多種,珍貴的有靈芝、九死還陽草、馬蹬草、何首烏、七葉一枝花等。雞公山種類繁多的森林植被為各種珍禽異獸提供了繁衍棲息的天然場所,僅野生鳥類就有17目、109種之多,野獸類有豹、鹿、野羊、赤狐、豹貓、花面貍等。國家重點(diǎn)保護(hù)動物29種,如金錢豹、小靈貓、大鯢、白冠長尾雉、環(huán)頸雉等。 雞公山的石,具有怪、美、巧、奇、的特點(diǎn)。報曉峰突兀拔起,酷似引頸欲啼的雄雞。駱駝峰、獅子峰、獅頭崖、狼牙山、將軍石、戀愛石、寶劍石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游覽雞公山有兩條路線,一為登山棧道,一為盤山公路。登山棧道修于清朝末年,全長輩公里,有1221條石級。沿著彎彎曲曲的山徑向上攀登,不僅可以體會到曲徑通幽、別有洞天的情趣,沿途還可以欣賞到眾多的景觀。主要景點(diǎn)有“青分楚豫、氣壓嵩衡”的石刻、“甘泉”二字的石刻、落落石、壘壘石、陡石崖、籠子口、大深溝,登山古棧道、靈化仙境、自然博物館、珍稀動物觀賞園、東溝瀑布群、波爾登亭等等。 雞公山主要景點(diǎn) 報曉峰 “雞頭石在千山里,芳草傳詩傳亦有名,突起云霄疑健斗,乍驚風(fēng)雨欲長鳴。絳冠日攻丹霞擁,繡羽春暉錦樹生,身世百年真一肋,夜深起舞不勝情。”明朝詩人岳東升的這首《雞頭石》,詠唱的就是古人稱之為雞公頭或雞頭石的報曉峰。
1934年,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在峰腰處刻下了“報曉峰”的字樣,報曉峰從此得名。報曉峰海撥744.4米,在群峰間突兀撥起,唯一的一條登山路從峰北側(cè)繞向西面盤旋而上,十分險陡。登上報曉峰,極目遠(yuǎn)望,四周景色盡收眼底,北面山腳下,京廣鐵路如兩條發(fā)亮的銀線伸向遠(yuǎn)方,其余三面群山逶迤,連綿起伏不斷,峰頂觀日出日落,則另有一番情趣。 秀女潭 大深溝景區(qū)位于雞公山大深溝內(nèi),集游覽、休閑、探險、科學(xué)考察為一體,是人們回歸自然、縱情山水的理想場所。在長達(dá)四公里的景區(qū)內(nèi),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秀女潭、一線瀑、犀牛臥波、老君洞、野豬林、老鷹窩、豹子嶺、飛天神女、猩猩樹等各具特色、頗富韻味的景點(diǎn)。漫步于景區(qū),峰回路轉(zhuǎn),滿眼綠樹蓊郁,奇花競放,處處瀑布飛瀉,清泉如鏡,加之懸崖峭壁的烘托與陪襯,更顯幽邃之態(tài),迷人之姿。被有關(guān)人士譽(yù)為:“中原張家界,河南九寨溝。” 靈化仙境 道教文化與自然景觀和諧統(tǒng)一的靈化仙境景區(qū)位于報曉峰南側(cè)山谷內(nèi),谷內(nèi)景點(diǎn)密布,樹茂林深,具有幽奇秀險的特點(diǎn),加之有山寺名泉和略帶宗教色彩的神話傳說,使人頗有超塵出世,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覺。景區(qū)內(nèi)現(xiàn)有景點(diǎn):觀佛光臺、老子巡行群雕、船石、臥牛石、靈化寺、鬼門關(guān)、仙人洞、一線天、月牙石、空谷足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