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黃金周時節(jié),我?guī)е⒆尤チ宋挥诤幽鲜⌒抨柺心?6公里的雞公山風景區(qū)。雞公山是大別山的一支余脈,西與桐柏山相接,面積達27平方公里。珠峰海拔811米,報曉峰海拔744.4米,遠望猶如一只昂首向天、引頸報曉的雄雞,峰名和山名俱是由此而來。
進入景區(qū)大門,導游告訴我們,這里距雞公山主峰還有11公里,我們沿著盤山公路驅(qū)車前行,透過車窗看山上的風景,遠遠望去,植被豐茂,種類繁多,奇花異草爭繁斗艷,在風雨中搖曳生姿。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山的腳下,車子無法開上去,只好徒步上山。
我們來到了觀雞亭,導游說,如果不是下雨,可以看到一只引頸高歌的雄雞,由于風大霧大,加上微雨茫茫,很令人失望!導游說:“沒關(guān)系,我們可以爬上主峰,登上雞頭,一觀雞公山的全貌。”她這一說我們來了興致,我們順著她的指點拾級而上,她邊走邊說:雞公山的歷史由來已久,素有“青分楚豫”之稱,是我國南北方天然分界線,又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孩子問:“那只引頸報曉的雄雞從何而來?從天而降?”“是的,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農(nóng)田,大面積的成熟的莊稼眼看快要收割,卻發(fā)生了蝗蟲災(zāi)害,為了消滅這些蝗蟲,王母娘娘派了一只神雞下凡令他把蝗蟲消滅掉,在天亮之前回到天庭,或者,天庭將自動關(guān)閉。結(jié)果他在2個小時把所有的蝗蟲吃光,于是它興奮地叫了一聲,天亮了,天庭關(guān)閉,他也就回不了天庭。因為他是功臣,所以人們尊稱它為雞公,這是雞公山的又一得名,傳說總歸是傳說罷了!真正成因應(yīng)是造山運動的結(jié)果,但是,功臣人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走著走著,一扇鐵門攔住了上山的去路,導游說由于山頂不能同時容納太多的游客,加上山高路滑,這樣可以有秩序的上山,我們穿過鐵門一個一個上山,轉(zhuǎn)眼就站在了報曉峰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層巒迭嶂,溝壑縱橫,峭石嵯峨,林木深秀,百鳥爭鳴,茫茫林海中遍布著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古藤翠竹,山雨蒙蒙中遠處山頭上升起的茫茫霧氣,構(gòu)成了一幅變幻無窮、令人陶醉的自然畫卷,真可謂人間仙境!
我正陶醉于這空蒙的山雨中的景色,一陣風夾雜著雨吹來,似乎要把我吹下山去。我低頭準備下山,卻發(fā)現(xiàn)一只烏龜伏在腳下,就問導游說,那是烏龜嗎?導游說:“是一只蒼鷹,傳說中這只鷹本來想吃掉這只雞,因為這只雞是功臣所以王母娘娘就把它給點化了,它只能老老實實地守候在這里。自然界的萬物自有他存在的理由,人們總是把美好的事物加以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