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時過后,我們帶著感動的心離開了洛陽最大的一個景點。一路上同馮師傅商量著吃什么,看什么,最后在不繞遠路的原則上我們到了七一路吃油燴面。在馮師傅的建議下,現(xiàn)在附近的熟食店買了麻油雞和牛蹄等下面的料,然后來到這家看上去人氣很旺一直在排隊的油燴面館。憑著一路行來的經(jīng)驗,我只買了6碗小碗面,在排隊等待中,大伙看到吃面的人有的大碗,有的小碗,覺得小碗的不行要我改大碗。在秉承先常味道再追加的原則上,我堅持了我的看法,結(jié)果不出所料,上來的都是那種海碗,小碗的原來是裝付贈的豆芽的。“采采”,還好沒改,就現(xiàn)在這小碗就夠兩個大男人吃的了。吃下來味道也不怎么適合南方人口味,簡單說就是一種醬油拌寬面條,面倒是挺筋斗的,不過也就如此。打著響嗝的隊員們在馮師傅的車邊討論下一站行程。原本定好去關(guān)林的,但是一聽說只是一個祭奉關(guān)羽頭顱的小祠,大家都打了退堂鼓。還有就是老哥下午要先乘快車回上海,明天中午前要趕到學?荚,所以時間方面也不好安排,得先送他去火車站。最后在團員們的首肯下,最終采用購物的方案。因為回去后大家都有同事朋友要送點特產(chǎn)什么的,在詢問了馮師傅后,大部隊向洛陽最大的購物超市進發(fā)。什么老包酥啊、棗片啊、油茶啊、洛陽黑啤啊、都被我們一一打進。還有很多好吃的由于考慮到分量太重,在遺憾中不得不被放棄了。
購物修整后,大隊人馬無處可去,在爸媽的建議后,提前直奔最后的飯局——牡丹廣場的牛肚王。由于有著充分的剩余時間,我們在喝酒、討論、爭執(zhí)中消耗著洛陽最后的夜晚。傳說中美味的牛肚王,說來也就是上海平時吃的涮鍋。不過談笑中倒也非常熱鬧。在吃完這頓散伙飯之后,我們將導(dǎo)游放到了回去的車站,接著馮師傅就送我們?nèi)セ疖囌菊胰藥兔ρa臥票。原來到洛陽后,我們先去火車站買回程票,但是只有硬座沒有臥鋪的買(據(jù)說都給黃牛包了)。馮師傅聽說后幫忙想辦法聯(lián)系了前一天當班的朋友幫忙寫字條補票。最后不但幫我們找到列車員順利地補了票,還一直送我們上車才走。實在是太熱情了。好感動。要是這次沒有馮師傅,家里的兩個老人就得和我們一起座16個小時才能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