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博物館大廳一周后,導游帶我們從大門左手的一條我進來后根本沒有注意到的走道拐進去,進入了另一個大廳,一進去放眼望去,我……靠!請原諒我在這里不得不靠一下,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長方形的巨大的大坑,坑里大量的白色骨頭星羅密布卻又排列整齊的嵌在土里。跟著導游走近后聽講解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周王的墓葬,而且還極有可能是東周第一個王周平王的墓……這驚喜也來得太大了吧。周王是什么概念?夏商周秦漢,這個墓葬要比那天下聞名的兵馬俑還要早幾百年。這里赫然陳列著那近乎于傳說中的文明。我一路遏制著心中的激動跟著導游聽講解,從一進門開始,先是侍從乘坐的兩駕,然后是將軍乘坐的四駕,這里的幾駕就是指有幾匹馬拉的車。一直到了展廳的最里面也就是最精華的地方,天子駕六——六匹馬的尸骨整齊的排放在車轅的兩邊,車的輪廓還有拴在車陪葬的狗的尸骨歷歷在目。據(jù)導游介紹,整個墓葬里的馬應該是被麻醉或者殺死后擺放著的,而陪葬的狗,印象中有六條,都是被活埋的,所以墓葬中狗的形態(tài)更具特色,其中有一只在被埋時掙脫了束縛往坑外跑被人用石頭砸死在半坑中。
從駕六這里在往前看,整個墓坑就像一個活著的車隊井然有序,整齊而有威嚴,在肅靜的展廳中我隱約的看到2000多年前的廝殺聲震天的血淚沙場,周王駕著六匹駿馬拉的戰(zhàn)車指揮者千軍萬馬在和蠻夷決斗。激戰(zhàn)中突然一陣風沙過后,只留下這眼前的白骨嶙峋。導游講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而游人們絕大多數(shù)都沉浸在這古文明的巨大魅力中。
我和老婆繞著整個墓坑轉(zhuǎn)了好幾圈,一到了這種時候我總是喜歡絮絮叨叨向老婆講述一些我也是一知半懂的歷史,老婆越來越了解我了,做了一次很好的聽眾讓我通過說話來發(fā)泄。后來我們看周圍墻上介紹了解到,同時挖出的墓坑有好幾個,而這些墓坑居然是洛陽要擴建廣場時發(fā)現(xiàn)的,古都就是古都,還有什么好說的。其他的墓坑由于種種原因,都作了化學處理重新掩埋了。
展廳里是不讓拍照的,我邊看邊心有不甘的四處觀察工作人員的動向,終于在發(fā)現(xiàn)有些游人在拍照工作人員并沒有加以阻止的時候,我馬上拿出了相機,錄了幾段短篇拍了一些照片。直到有個sb居然用了閃光燈導致所有的拍照的人都被工作人員制止了。
戀戀不舍的出來后,一抬頭就看到馬路對面的“另一個”廣場人山人海的,我和老婆說,不會是有什么游行吧。我倆跑過馬路先看到一個大石頭,上面刻著“周王城廣場”,石頭前的石臺上悠閑的坐著幾個老人,看來是沒有什么事。繞過石頭才知道,原來在這個大廣場上,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賣藝”小團體,吹拉彈唱加上跳一應俱全,分布在廣場的不同地方,遠處看見得人山人海的是由圍在不同的表演團體觀看的人組成的。在這里我又痛快的拍了一通我喜歡的另一個攝影題材——“眾生百態(tài)”。
這位,居然在發(fā)現(xiàn)我在拍照的時候,擺了姿勢用蘭花指點指我讓我為他拍照。人啊人……
在廣場上逗留了一會兒之后,我們又打車到了立京門有吃了一通小吃和水席。
酒足飯飽之后,到長途汽車站座大巴回北京。本來我想好好的痛罵一通這長途的臥鋪汽車,但是想想,不管是司機還是買便宜票最終把車廂塞成一個沙丁魚罐頭的那些人,其實每個人都不容易。有生以來最難受的一次坐車經(jīng)歷,以后但有其它可能,我也不會再坐這種長途臥鋪汽車了。本來8小時的路愣開了十幾個小時。好容易到了北京,居然發(fā)現(xiàn)北京居然成了一座黃城,土城。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