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在開封——開封,歷史上英雄豪杰云集過的地方,最著名的青天大老爺至今還寄托著眾多百姓的期盼與夢想,有人燒著高香長跪不起。
看開封府、人工清明上河園、在相國寺擠游覽大巴,真的很累。到處挨宰,坐小船,轉個圈還沒紫竹院大,每人就要30元,艄公還不斷索要小費。還三輪車工勾結著黑導游,以免費為由,拉我們去買集體門票,賺差價。人多是不可避免的,實在是煩。如今純樸的民風已經難得一見了。
這次在河南擠來擠去,如蜻蜓點水游,東看一眼,西看一眼。
星星點點的記憶中還不時閃出畫面:
開封府有一張高挑著的黃幡,上面印著“批發(fā)清明上河圖”大字,刺眼地飄著。
想拍白馬寺門前的石馬,可添插了一圈粉、黃、藍色的尼龍彩旗,花里胡哨的。
金子塔形的灰磚省博物館建筑上懸掛著慶祝五一的紅底白字大標語,醒目扎眼。唉,這樣的打扮也是出于工作人員的熱情和好意。
鄭州的一個出租車司機,起初不打表,我堅持讓他打表后,竟還厚顏說“就再給加兩塊吧”。我滿足了他的無理要求,堂堂七尺男人,非要如此屈尊嗎?車船店腳衙,怎么辦呢?
在到處大興土木,高廈櫛比的都市里,樓宇遮天,混透出一種外表興旺和種骨子里貧窮、浪費的交織。過度的旅游開發(fā),過度的商業(yè)化,不知三千年后給子孫留下的將是什么?
幸虧還留了一份清靜在殷墟,讓思緒有片刻安寧,以跟隨那千年的陶瓦青銅展開思想的翅膀,掠過時空,去探望遠古的家鄉(xiāng)。
省博物館的館藏數以萬計,國寶豐富精彩,閃爍出耀眼的文化光芒。我記錄的關鍵詞遺失在少林寺了,是個損失。
經三路的周記燴面館飯菜挺好的,朋友們承諾有事可24小時隨呼隨到,中原人的熱情周到集中體現。深夜,老L´、J´冒暴雨從五當山如期回到鄭州。次日,早餐慢慢用,餐罷從容上路,歸途平安,到家四點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