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城南12公里,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這里有一條伊水,河兩岸是香山和龍門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間,古代匠師在這兩座山上鑿窟建寺,使這里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的寶庫。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 刻3600余品,佛塔40余座。奉先寺 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長寬各 30余米。它的不平凡,在于中間那尊 巨大的盧舍那雕像,實在是一件精美 絕倫的藝術杰作。盧舍那佛像總高 17.14米,頭高4米, 耳長1.9米。據(jù)佛 經(jīng)說,盧舍那意即 光明遍照。這尊佛 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 ,頭部稍低,略作 俯視宛若一位睿智 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 有人評論說,在造 這尊佛像時,把高 感情,開闊的胸懷 尚的情操,豐富的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了,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整個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盧舍那大佛側旁還有其弟子阿難、迦葉、脅侍菩薩和力士、天王的雕像。這些雕像,有的慈祥,有的虔誠,再看邊上的天王、力士像,則是面目猙獰、咄咄逼人,把主像烘托得更突出。
龍門石窟中另一個著名洞窟是賓陽洞。這個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nèi)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像,高鼻大眼、體態(tài)端祥,是北魏中期石雕藝術的杰作。
自駕路線:
北京--京石高速路--京珠高速--洛陽--游龍門石窟,行78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