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是水做的精靈,傳承著中國遠古文化的龍湖荷花,自有她的美艷和深奧之處。在城市底蘊與荷花歷史文化上,淮陽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
淮陽龍湖是“一座歷史文化的宮殿”,畫卦臺、白龜池、弦歌臺、司城貞子閣、陳楚故城和蘇轍讀書臺,諸多名勝古跡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散落在湖濱和湖中。湖濱有巍峨雄偉的古建筑群太昊伏羲陵、曹植的思陵冢和我國最早的古城址平糧臺。昔日游船畫舫穿游其間,文人墨客吟詩垂釣,為古陳淮陽譜寫了一頁頁輝煌的歷史,留下了一個個美好的傳說。
西周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荷花文化形成的年代,《詩經(jīng)·澤陂》詩云:“彼澤之陂,有蒲有荷……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描寫的就是淮陽美麗的東湖和東湖里的荷花。每到七八月間,龍湖內荷花爭奇斗艷,亭亭翠葉如蓋,蒲葦婆娑。東湖自然風景區(qū),由于良好的生態(tài)保護,至今仍保持著西周時期原始的自然風貌,在這里可以領略到3000年前生態(tài)文化的絢麗多姿。也正是在這古老而神奇的華夏文化發(fā)祥地和風光綺麗的龍都湖鄉(xiāng),才為歷代圣賢學者和海內外龍的子孫所崇仰、所陶醉。
炎熱的仲夏,湖面被層層迭迭的荷葉覆蓋了大半,大朵大朵的荷花點綴在荷葉的懷抱之中。有的粉紅如脂,有的潔白如玉,象一個個不飾粉黛,又阿娜多姿的少女婷婷玉立,楚楚動人。偶爾還可以聽到“吭羅、吭羅”的趕魚聲和采蓮少女銀鈴般的嬉笑聲。這正是“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采蓮南塘 秋,蓮花過人頭”的境界。深秋時節(jié),湖中蒲葉深切,蒹葭蒼蒼,陣陣秋風吹過,蘆花如雪,飄飛搖拽。如果你能駕起小舟,劈波斬浪,蕩游隱匿在蘆葦深處,靜聽遠外打魚少女輕柔婉轉的歌聲。這時你一定會領悟到《詩經(jīng)》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是多么令人神往。數(shù)九寒冬,如果在大雪過后漫步 湖畔,可以看到萬畝冰封的湖面和湖邊銀裝素裹的垂柳,“萬條垂下銀絲絳”,“水面新磨一鏡秋”,一派千里冰封的北國風光更具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