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十盤合奏 資料圖
叮叮咚咚,砰砰作響,木棍擊打著銅鑼,清脆的節(jié)奏煞是好聽。
“十盤是豫西農(nóng)村較為流行的傳統(tǒng)樂種,打擊與吹奏為一體,2011年12月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非遺目錄,目前只有澠池縣果園鄉(xiāng)東安頭村的藝人時有演奏。”澠池縣文化館一位姚姓工作人員說。
據(jù)介紹,十盤起源于明末,多用于宮廷慶典或寺院道觀祭祀,后來傳到民間,成為農(nóng)民集會或婚嫁時的娛樂形式。相傳,當年三朝宰相姚崇回陜縣老家養(yǎng)老,皇帝還特批其家中可演奏十盤。
今年53歲的姚富民是十盤的第五代傳人。據(jù)他介紹,十盤是多種樂器綜合在一起的一種群體性演奏,一般由20至30人共同表演。十盤原以敲擊樂為主,后來演變?yōu)殍尮暮徒z竹合奏,演奏時云板擊節(jié),碰鈴相輔,管子合奏,另有中音笙、低音笙各兩盤,竹筒四根協(xié)奏,目前主要演奏曲目有《狀元游街》《大仕朝元》《蘇武牧羊》等。“十盤的演奏最主要的還是要配合,配合好了,出來的聲音那真叫一個好聽。”姚富民說。
“逢年過節(jié)或者有社火表演時,我們都會被請去演出,F(xiàn)在它不僅是我們東安頭村的驕傲,更是整個三門峽的驕傲。”姚富民自豪地說,十盤演奏起來聲音高昂、細膩、悅耳,深受群眾喜愛。
談到十盤的傳承,姚富民眉頭一鎖,似乎心有苦衷。“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上了歲數(shù)的人學不會,真怕老祖宗的東西在我這兒斷了。”姚富民說,“現(xiàn)在,能完整嫻熟演奏的只有20多個村民,60歲以上的就占了1/4。”他曾想免費向他人教授,但前來學習的人寥寥無幾,現(xiàn)在僅有兩個年輕人跟著他學。“希望社會能對十盤多些關注,讓這些傳統(tǒng)的技藝得以傳承。”姚富民說,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加入他們的隊伍,共同為傳承十盤努力。
- 黃河號子現(xiàn)今亟待傳承 2015/1/23 9:34:51
- 鑼鼓書:古樸說唱藝術 刻畫風土人情 2015/1/23 9:33:17
- 靈寶市傳統(tǒng)鑼鼓技藝今亦精彩紛呈 2015/1/23 9:30:28
- 陜縣印花技藝——歷經(jīng)歲月 巧手生花 2015/1/23 9:24:46
- 靈寶市漢山景區(qū)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2015/1/23 9:16:39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