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壁畫是南陽畫家王子光復(fù)制的山西芮城永樂宮著名元代壁畫《百神朝元圖》,描繪的是各路神仙朝謁元始天尊的盛況。
煉真宮中潛心修行的道姑
明代后,方城煉真宮又有幾次毀與修。幾番興衰后,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煉真宮內(nèi)保存下來的古建,只有三清殿15間、廣圣殿3間、玉皇殿9間、斗姆閣兩層6間、仙人洞1間、客房9間,均為清代單檐歇山式建筑。
新中國成立后,煉真宮先后被縣城多個單位占用,道教活動停止,其城墻、碑林、玉皇殿等在“文化大革命”時遭到不同程度破壞,甚為可惜。
據(jù)方城作者蘇玉熙描述上世紀(jì)60年代煉真宮的景象:“豁豁埡埡的土城墻上長滿了荊棘和野草,高大的梧桐樹上壘滿了老鴰窩。院內(nèi)有十幾間破敗的瓦房,房頂上的瓦松中散落著獸頭和爛瓦。瓦房好像被什么單位占用,間或有胸前別幾支鋼筆的人在院內(nèi)溜達(dá)。”
破敗、荒涼、寂靜、清虛和似有若無的神秘,構(gòu)成了蘇玉熙少年時代對煉真宮的印象。
如今的煉真宮,大氣:兩座二柱單楹石牌坊聳立在山門兩側(cè),宮內(nèi)建筑紅墻黃瓦,金碧輝煌。中軸線上,靈官殿、祖師殿、三清殿、天爺?shù)、斗姆閣拔地而起。鐘樓北邊為洞陽觀,鼓樓北邊為碧霞莊。所有的佛像皆為金裝。
除了大氣,煉真宮還很秀氣。我注意到,全院皆是修剪整齊的花木,據(jù)說是方城最好的一個花工“為菩薩打義務(wù)工”干的活。煉真宮山門內(nèi)側(cè)的木雕,精美至極,據(jù)說也是方城最好的工匠手藝。
大氣和秀氣的煉真宮,還充溢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息。這種氣息,是宮觀中十四個女道士帶來的,她們多半比較年輕,有幾位還受過高等教育,言談舉止秀逸脫俗。有一年輕道姑,戴眼鏡,很文秀,看殿時盤坐誦經(jīng),我伸手去拿經(jīng)書,想看看是什么,馬上被她制止:“要齋戒才能看經(jīng)。”
看守地藏殿的道姑,已生白發(fā),面目仍能看出年輕時的姣好。問其法號,笑而不語。“為何出家?”“這是公主修真的地方,出家好。”
道姑們有的習(xí)字,煉真宮幾乎所有對聯(lián)都是她們撰寫。 道姑們有的練習(xí)琴瑟笙笛,因為道觀內(nèi)有個經(jīng)樂團(tuán)。無論習(xí)字還是習(xí)樂器,她們說,都是修行的一種方式。
除了例行的早晚課,有天傍晚記者在仙人洞內(nèi)看到一著黑衣一著白衣的道姑在磕頭,她們俯跪于拜墊上,頭磕在一個小小石枕上,不斷地磕,這也是修煉的一種方式。
日已暮,從仙人洞敞開著的雙扇洞門中,我遠(yuǎn)遠(yuǎn)看見黑白兩件道袍,虔敬的背脊彎成一條渾圓的曲線。
- 耕讀之家的小讀書郎 2010-7-28 9:05:02
- 唐宋大曲繞梁三日 2010-7-21 9:10:08
- 方塊漢字的老家 2010-7-13 9:09:21
- 開封盤鼓激蕩民族神韻 2010-7-2 9:33:49
- 宋仁宗成就才子佳人風(fēng)月傳奇 2010-5-31 14: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