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為載體鐵筆也能“生”花

烙畫載體豐富,可為紙、為木、為絹帛、為葫蘆、為貝殼……所有可以以火著色的材質均可為烙畫所用,真可謂能化腐朽為神奇!
傳統(tǒng)烙畫常以木板、樹皮、葫蘆等材質為畫板,畫面上自然產生凸凹不平的肌理變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淺褐色乃至黑色。現(xiàn)在大膽采用宣紙、絲絹等材質,從而豐富了烙畫這門藝術形式。
葫蘆諧音“福祿”,在中國被視為吉祥物,古有“寶葫蘆”之美譽。在吉祥物上賦詩作畫,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而將烙畫藝術巧妙構思于葫蘆上,在增加了其藝術價值的同時,也提高了烙畫的創(chuàng)作難度,更是別具一格。也更彰顯其古樸大方、莊重典雅之特色。葫蘆烙畫可謂藝術殿堂里的一株奇葩。
筷子是東方人吃飯必備的工具,木烙花筷子選用冬青藥木,質地優(yōu)良,工藝精湛,性寒涼、色潔白,用香油浸泡后,呈象牙黃色、氣味清香,有助于養(yǎng)生。在方頭筷面上,工匠們用手工烙繪出的畫面,典雅精美,可供欣賞,所以又成為收藏者的所愛。
在力求繼承傳花色的基礎上,烙畫作品的內容不斷豐富、創(chuàng)新,多為古典小說、神話故事、吉祥圖案以及山水風景等,圖案清新,美觀大方,永不褪色。
時至今日,烙畫已成為一種風格高雅的藝術欣賞品和國際友人的饋贈禮品,備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