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知道的河南文化瑰寶!不施任何顏料,成就千年繪畫傳奇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12/15 10:24:15 來源:河南旅游資訊網(wǎng) 點擊次數(shù):

據(jù)志書記載,清光緒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擅長繪畫的南陽人趙星三在一次吸食鴉片時,煙癮過后,頓生畫興,以燒紅的煙扦代筆在煙桿上信手烙燙作畫,得一小品,喜出望外,繼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藝,均獲成功,隨潛心研究,久而久之,就逐磨出一整套烙畫工藝。他的烙畫作品也逐漸成為達官貴族之間禮尚往來饋贈之佳品,以至作為南陽的貢品進入清宮,一些烙畫上品頗受皇親國戚的青睞。以后趙星三又收了四個徒弟,大徒弟李番之能寫會畫,精通各種花色,技藝嫻熟,專攻人物;二徒弟邱義亭擅長博古;三徒弟楊殿奎專攻花鳥;四徒弟張西凡則獨領山水之風騷。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烙畫已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手工行業(yè),烙畫品也成為南陽頗有名氣的民間藝術品而享譽國內(nèi)。當時,南陽城內(nèi)已有專賣烙畫的店鋪六、七家,其中方玉堂的“福聚恒”筷子鋪最為有名,趙星三的四個徒弟成了“福聚恒”的頂梁柱。“福聚恒”生意興隆,日進斗金,產(chǎn)品遠近聞名,遠銷北京、西安、天津、開封等地。到四十年代初,單“福聚恒”一家,店員藝人已發(fā)展到三十多人,初具規(guī)模。

(作者:康玉方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