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借許田打獵昭示“挾天子”
http://m.b6man.com 2009-8-14 來源:綜合 點擊:次
在史籍中,我們找不到片言只語的記載,不過從打獵的角度而言,這里古木參天、獐鹿成群的景象應該是有的。民間傳說也正是如此描述。
許田離許都,也就是現(xiàn)在的許都故城不過20公里,從距離上來說,來這里狩獵,尚不為遠。曹操帶人來圍獵,完全是可能的。
射鹿臺是曹兵靴子里的土堆積而成?
記錄曹操許田圍獵的唯一遺跡,便是射鹿臺了。人們在介紹它時,習慣說它在許田村西,其實它離袁莊村更近,就在袁莊村后一二百米處。
在許昌境內,散布著大大小小的高臺,它們都有一個跟三國有關的名字,比如毓秀臺、受禪臺等,射鹿臺也是如此。
從遠處看,射鹿臺不見蹤影,完全被其上的楊樹林所覆蓋。指路的袁莊村村民說,前邊空曠的田地里,很顯眼的一片樹林即是。
這片樹林在曠野里,除了村莊之外,的確格外顯眼。它們長在一座土臺之上。這個土臺就是射鹿臺。
正是午后炎熱時分,這里卻格外涼爽,袁莊村不少老人、婦女、孩童來此乘涼,有的還在兩棵樹之間搭起吊床,借以午睡。
“這里歷來是我們的避暑山莊。”袁莊村80歲的李圖嶺大爺說。據(jù)其回憶,原來的射鹿臺比現(xiàn)在的還要高出丈余,臺基占地也達二三十畝大小,后來被挖得剩下現(xiàn)在的規(guī)模了。“有點可惜了”。
射鹿臺現(xiàn)在的形狀極不規(guī)則,似梯形又不似,南端較寬,北端較窄,其中心高,四周略低。
李圖嶺大爺說,傳說這個高臺是曹操的士兵在打完獵之后,倒掉靴子里的土堆積而成的。這自然是民間傳說的夸張。
實際上,古代重大活動,有著嚴格的儀式規(guī)定,田獵也不例外,田獵人員要按照一定的等級,到指定的地點集合,聽從號令統(tǒng)一行動。這個集合的地方,自然要搭建高臺,作為領導發(fā)號施令的場所。這猶如現(xiàn)在舉行重大活動中的主席臺。
主席臺展示的是權威的力量。不過今天我們站在這里,已體會不到當年的情形,但站在上面眺望,視野較為開闊。
許田打圍只見于《三國演義》
關于曹操許田打圍這一事件,只見于《三國演義》,但究竟事實真相如何?射鹿臺是不是曹操時代所筑?查《三國志》,卻只字未提。
射鹿臺上有一粗糙的牌子,標明“射鹿臺”三個大字,村民說,這是村里二十多年前立的,并非古碑。射鹿臺前原有兩通古碑,但已不在這里,其中一個在村中的橋上埋著。
我們試圖在村中央的這座小橋上尋找到被埋的石碑,但李圖嶺大爺說,石碑原來是露在橋面上的,后來被車輛碾軋,字跡已經模糊不清,怕它再遭破壞,就在橋上鋪了一層厚厚的土,現(xiàn)在很難看到了。
但在橋的一側低洼處,卻躺著石碑的碑帽,這個碑帽雕刻著雙龍,十分精美,在這里卻被當做了鋪路石,令人惋惜。
李大爺說,這通碑上寫著“射鹿臺”三個字,是清康熙年間許州吏目藤之瑚所刻。而另一通石碑則已不可尋。
據(jù)了解,另一通石碑刻自清乾隆十二年。其碑文很有意思,說:“許田射鹿其事,不見于經史,豈陳壽輩為曹諱也!然關侯嘗語先主曰:許田獵下,若從某言,必無今日之厄,是則實其事矣!”
此碑文的出處是宋代的裴松之在為《三國志·蜀書六》做的一段注解: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及在夏口,飄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備曰:“是時亦為國家惜之耳;若天道輔正,安知此不為福邪!”
碑文中關羽跟隨曹操在許田狩獵時,想殺掉曹操的情節(jié),正與《三國演義》所述相同。
另外,根據(jù)1923年的《許昌縣志》,也有射鹿臺相關的記載:“(許田)西有射鹿臺,為漢獻帝東狩獵射鹿之所。”
許昌市一文物研究者說,根據(jù)以上的記載,正史、碑文、地方志都有相同的記載,應該說,許田打圍這件事是實有其事的,并非無稽之談。(原文轉自東方今報;配圖為資料圖片,與原文無關)
作者:李長需
(責任編輯:韶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鄭國伐陳 成功使用地道戰(zhàn) 2009-8-13 9:50:14
- 公孫子都暗箭傷人 2009-8-12 15:38:24
- 1958年周總理親臨鄭州指揮抗洪 2009-8-11 16:10:20
- 開封“三條玉帶”宋王朝的政治生命線 2009-8-10 11:25:39
- 宋代男人的簪花時尚 2009-8-6 15:07:29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