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和劉邦這對冤家為了誰當(dāng)老大的問題,糾纏得有些時日了。彭城一戰(zhàn),劉邦險遭滅頂之災(zāi),雖然最后僥幸躲過劫難,但老父太公和老婆呂雉都落入虎口,成了項羽手上籌碼最重的人質(zhì)。

落荒而逃的劉邦心有不甘,發(fā)誓血債要用血來償。于是,重整旗鼓,于公元前203年退守滎陽、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zhèn))一帶的廣武山,利用深溝高壘與楚軍展開對峙。雙方你來我往,像進行著一場友軍間的聯(lián)合軍演,拉鋸數(shù)月,也沒拉出個結(jié)果。這種游戲,有韌性的劉邦玩得優(yōu)哉游哉,可性急的楚霸王卻玩得沒耐性了。他覺得這種四平八穩(wěn)的玩法太乏味,必須創(chuàng)新機制,來點兒新鮮刺激的,才能改善口味。
說干就干,雷厲風(fēng)行是楚霸王的一貫作風(fēng)。這天,項羽讓部下早早在陣前高高支起一塊割肉的砧板,看來他的確是胃口不好,想開葷了,可眾人往上一看,還是倒吸一口涼氣——那上面躺的分明是劉邦的老爹劉太公。只聽項羽遠遠地對山那邊的劉邦高喊:“今天你若再不投降,我就烹殺你的老父親!”語氣中透著攤牌的強硬。
老父命懸一線,眾人都在等著劉邦支招。略作思索后,劉邦將計就計回答道:“我與你同為楚懷王的部將,當(dāng)初已約為兄弟,所以,我的父親也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煮死你的父親,希望能分給我一杯肉湯。”
項羽的火暴脾氣上來了,根本顧不得劉老兄指教的綱常倫理,真的就想下手了。一旁的項伯見狀,趕緊勸侄子息怒,冷靜指出趕盡殺絕并非良策。壞脾氣的項羽這回還真聽勸,刀下留人,終止了“弒父”的不肖行動。
楚漢依然對峙,勝負依舊難分。曠日持久的“軍演”弄得勞民傷財,社會凋敝。楚霸王又想出一個實質(zhì)性解決問題的辦法,就隔著山谷與劉邦切磋起來:為天下黎民不再因為我們遭罪,我鄭重向你建議一個高效的了斷辦法,咱倆單挑決雌雄——漢王意下如何?
劉邦心想,你小子身長八尺,力量拔山蓋世,當(dāng)然愿意跟我玩“體力勞動”,可是,大哥我偏不和你玩,要玩,咱玩“腦力勞動”。于是劉邦提出要文斗不要武斗的相反意見。接著,便歷數(shù)起項羽的罪狀:其一、其二、其三……一口氣列出十條,條條罪不容誅,繼而話鋒一轉(zhuǎn),切回正題:“像你這樣的罪人,我只要用服刑的罪人就能夠擊殺你,何勞和你單獨決斗,那豈不臟了你漢王哥哥的手!”
項羽的“合理化建議”不但沒被采納,反而招來一頓侮辱,不禁怒火中燒,就下令埋伏的弓弩手向劉邦施放冷箭。沉浸在慷慨激昂中的劉邦一不留神,當(dāng)胸中了一箭,應(yīng)聲倒地,但為了迷惑項羽,還是強忍劇痛,順勢用手捂著腳高聲叫道:“賊虜射中了我的腳趾!”其實這一箭劉邦傷得可不輕,已經(jīng)難以站立了,幸虧他臨危不亂,用巧妙的掩飾騙過了項羽,不然一旦被項羽識破“落水狗”面目,“宜將勝勇追窮寇”起來,麻煩就大了。
今滎陽市東北靠近黃河的廣武山上,依然保留著當(dāng)年楚漢兩軍對峙時所筑的城堡遺跡,當(dāng)?shù)厮追Q“漢、霸二王城”(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