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名震四方,除了它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關隘要塞,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兩千多年前中華文化的圣賢老子在這里著寫了不朽的經典著作《道德經》,更使得它靈氣沛然,充滿神奇色彩。
《道德經》誕生于函谷關,是函谷關的驕傲。在一定意義上說,它也是函谷關為燦爛的中華文明作出的貢獻。那么,老子為什么會在這里寫出如此博大精深的著作呢?
據(jù)史料載,公元前491年,時年已80歲的老子出洛陽西行,于農歷七月十二到達函谷關。守關的關令尹喜仰慕作為周守藏室守藏史、大學問家的老子,就挽留他著述。老子于是就在函谷關住了7個多月,居座太初宮中潛心寫作。這樣,一部對中華文明具有重大影響的經典之作就在函谷關誕生。老子的思想也從此由這里開始流傳和擴散,走向海內外。
老子青睞函谷關的另一原因,是老子厭倦了當時的戰(zhàn)亂和喧囂,希望找一塊安靜的地方去思考去著述。當時的秦國強大,國內安定,而函谷關是秦之門戶。老子到這里后,自然會認為到達了秦國之地。特別是看到函谷關一帶山河形勝、環(huán)境幽雅,雞犬之聲相聞,百姓和諧勞作,這使他感到了莫大的欣喜和慰藉。他認為這一方水土正是自己苦苦尋找的理想之地。
老子的著作開始流傳時,人們習慣稱為“老子五千言”。因為著作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三十七章,闡述“道”的觀念,所以稱為“道篇”;下篇共四十四章,集中闡述“德”的觀念,所以稱為“德篇”。后人為學習和研究的需要,將上下兩篇合并一起,稱為《道德經》。
《道德經》博大精深,文約義豐,被譽為東方智慧的結晶。其內容涉及哲學、宗教、政治、文化、軍事、養(yǎng)生等諸多方面。因其微言大義,深邃奧妙,千百年來研究探討者眾多,薪火相繼。有關的著作卷帙浩繁,汗牛充棟。據(jù)有關資料介紹,不完全統(tǒng)計,研究《道德經》的著述有2000多個版本,國外的版本也超過100種。中國歷史上最早對《道德經》的注釋本是戰(zhàn)國時期韓非子著的《解老》《喻老》。漢代時王弼用玄學注釋《道德經》,是后世最普通的流行本。
《道德經》及老子思想對中國三千年傳統(tǒng)文化影響深刻,是中華文化重要一脈。老子與中華民族人文初祖黃帝齊名,并稱“黃老之學”。以儒道兩家而論,孔子問禮樂于老子,自然影響了儒家。哲學方面,《道德經》的思想和觀點長久地影響著先秦諸子各家名師,直至影響到宋明理學等重大哲學流派,它是構成中華傳統(tǒng)文化深層結構的哲學基礎。宗教方面,以《道德經》為經典,在東漢年間形成中國本土產生的道教,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在教育思想方面,其主題是“君人南面之術”。重視人君的統(tǒng)治地位,并以“南面術”教育人君。在其他諸如軍事、修德、養(yǎng)生等方面,《道德經》的觀點都無不長久地影響著人們。
可以說,老子無意宗教,卻為宗教開了山、立了派;無意功名,卻為歷代統(tǒng)治者所推崇,用以定國安邦治天下;無意戰(zhàn)爭,卻被歷來軍事家發(fā)揚光大,毛澤東曾贊《道德經》為一部兵法;無意揚名寰宇,卻為海外眾生所傾慕,稱其思想為“東方智慧”。
《道德經》及老子思想飲譽國際,是世界文化的重要一幟。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tǒng)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就譯成外國文字種類、發(fā)行量等方面比較,《道德經》僅次于《圣經》居第二位。今天 ,在德、美、意、日等發(fā)達國家,以及東南亞各國,《道德經》被相繼翻譯出版。在德國,所有書店幾乎都有《道德經》出售。
老子不朽,思想永存!兜赖陆洝凡粌H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而且是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光耀千秋,穿越時空,時至今日,仍大放異彩。我們要傳承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從《道德經》中汲取積極有益的思想,修養(yǎng)道德,執(zhí)政為民,勤政廉政,拒腐反貪。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