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縣出了個大英雄,曾營救紅軍將士三百余名!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9/2/24 22:07:46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砍掉他的胳膊!”野獸般的狂嗥。
手起刀落,兩臂分離。傷者大罵不止。
“把兩條腿也砍了!”更加歇斯底里。
寒光閃閃,鮮血淋漓。傷者強忍劇痛,依然大罵。
下令者不是呂后,而是反動軍閥、國民黨新二軍駐張掖三百旅旅長韓起功;被砍者不是戚夫人,而是襄城縣麥嶺鄉(xiāng)高莊村人高金城。
1937年8月1日晚上,中共中央駐甘代表謝覺哉,駐甘辦事處處長彭加倫、秘書長朱良才在五泉山會見高金城,向他傳達了黨中央領導毛澤東、周恩來等的指示,要他營救紅軍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等指戰(zhàn)員。
原來,1936年10月,紅軍西路軍在河西走廊遭到圍追堵截,鏖戰(zhàn)4個多月,終因眾寡懸殊而失敗,一千余人流落四鄉(xiāng),下落不明。
1937年5月,黨中央決定在蘭州建立紅軍辦事處(后改稱八路軍辦事處),營救失散人員。同時,南漢宸在西安開展工作,高金城老友吳波被南漢宸召回西安,與張文彬等研究營救問題。張向吳提出,應派人深入河西了解情況,但陌生人進去很難立腳,要物色合適人選。吳波當即推薦了高金城。
吳波為什么推薦高金城呢?因為高金城正義感強,思想進步。
高金城是一名醫(yī)生,嫉惡如仇,不畏權(quán)貴。新疆商人馬壽山和道臺齊連元合伙經(jīng)商,出現(xiàn)矛盾,齊連元倚權(quán)仗勢把馬壽山抓進監(jiān)牢。高金城聞知,到道臺府質(zhì)問齊連元,要求放出馬壽山。齊連元以“劫監(jiān)砸獄,放走犯人”的罪名將高金城逮捕,意欲就地處死。
群眾逾越城墻,前往縣衙,向甘肅省當局電告事件經(jīng)過。省上派員調(diào)查,否定罪名,傳訊吳桐仁到省審理。吳惡貫滿盈,聞訊棄官潛逃,高金城無罪釋放。“捕了高大夫,嚇走吳鎮(zhèn)守”的民謠廣為流傳。
經(jīng)過商討,議定由高金城開設醫(yī)院,讓紅軍老團長蔡光波協(xié)助,由國民黨甘肅省政府主席賀耀祖任命高金城為甘、涼、肅三州抗敵后援會主任,以此公開身份開展工作。
不久,高金城與流散紅軍臨時黨支部取得聯(lián)系,并以缺少護理人員為由,向韓起功要回了女紅軍王定國、徐世淑等。醫(yī)院的20張床位,經(jīng)常住滿了紅軍傷員,治愈后一批又一批送到蘭州,轉(zhuǎn)送延安。
高金城櫛風沐雨,沿祁連山麓徒步來到甘州,與被俘紅軍地下黨組織成員劉德勝、蔡文良等取得聯(lián)系。他頭頂赤日,跋山涉水,打聽到陳昌浩下落,馬上派人前去接應。聽說陳已在群眾掩護下渡過黃河,他當即電告謝老并轉(zhuǎn)報中央,同時將被關押的張琴秋、黃鵠顯、劉瑞龍的準確消息向中央作了報告。
高金城接到彭加倫電報,得知民樂縣南山隱藏紅軍指戰(zhàn)員極多,就去到那里。這里是洪水區(qū)區(qū)長兼民團團長、大地主孫振鐸的勢力范圍,高金城與其有舊交,決定冒險約談。高金城向?qū)O振鐸曉以大義,請他協(xié)助。
高金城把彭加倫的電報交給孫振鐸,說:“我相信你是位愛國紳士,把這封電報給你作抵押,愿以身家性命作保。如不相信,用這封電報便可將我的人頭拿去。”
深明大義的孫振鐸甚為感動,說道:“你放心,我們都是愛國的,我一定保護你們營救紅軍。”
高金城在一百多張紙條上面寫道:“中國工農(nóng)紅軍改為十八集團軍,在蘭州設有辦事處,地址在蘭州南灘街五十四號,朱良才同志在那里接應你們。”派人散發(fā),并告知健康狀況欠佳的同志,去到甘州福音堂后門,敲擊三下,有人接應。一批紅軍指戰(zhàn)員得到營救,如西路軍野戰(zhàn)醫(yī)院院長丁世芳,西路軍派出的甘州中心縣委書記吳建初,中心縣委秘密發(fā)展的王澤喜、潘發(fā)生等。
流散紅軍大批離開,引起敵人懷疑。韓起功部的一位處長向高金城透風,密謀殺害共產(chǎn)黨員的名單上有高的名字,勸他躲避風險。但他認為自己擔負的任務尚未完成,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執(zhí)意不愿離開。
1938年2月3日(舊歷正月初四)凌晨4時,韓起功將高金城抓到大衙門內(nèi)進行審訊。韓起功要他交待放走了多少共產(chǎn)黨人,交出共產(chǎn)黨員名單。高金城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贊揚共產(chǎn)黨愛國愛民,痛斥國民黨反動派賣國行徑、韓起功恬不知恥。韓起功惱羞成怒,命令斷其四肢,活埋在張掖大衙門后花園里。高金城時年52歲。
1949年秋,張掖解放,一野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王震、二軍政委王恩茂探望烈士遺孀牟玉光。
1951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民政廳追認高金城為革命烈士。同年,韓起功被審判后槍決。
1952年2月3日,中共甘肅省委在張掖召開紀念高金城遇難14周年大會,謝覺哉、伍修權(quán)、朱良才、彭加倫以及中共甘肅省委書記張德生、副書記孫作賓,被高金城營救的紅軍領導干部魏傳統(tǒng)、李開芬、楊淑蘭、萬子英、劉德勝等送了挽幛。
2005年11月,經(jīng)中共張掖市委批復,建于1998年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烈士張掖紀念館更名為高金城烈士紀念館。
高金城是共產(chǎn)黨的忠實朋友,是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作為襄城縣人,我為之感到自豪,向烈士致敬。
在高金城烈士就義81周年之際,我懷著沉痛和欽佩的心情,寫下此文,以緬懷先烈,撫今追昔,繼烈士志,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作者: 責任編輯:胡春明)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