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妙手的故事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10/11 9:30:03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吃過多久”
“一個多月”
華佗好像在黑洞里看到了一線光亮,迫不及待地追問:“是什么樣的野蒿?帶我去看看!”
到了山坡上,婦女指著自己吃過的那種野蒿說“就是這種。”華佗立刻過去采來一枝,放在嘴里咀嚼,邊嚼邊說:“啊,這是黃蒿。黃蒿能治黃疸病從此以后,來了黃疸病人,華佗不再婉言謝絕了,而是叫他們去采黃蒿吃,并且告訴他們,大約吃一個多月就能病好?墒,許多病人吃了一個月不見好,吃了幾個月還是老樣子。這使華佗十分納悶,又去詢問那位女病人:“你吃黃蒿還摻別的什么沒有”
“沒有。除了黃蒿就是白水。”華佗想了想,莫非是用什么水有講究?又一想,這附近村子都是吃的一條溪水,不會有什么差別。會不會吃的時間有講究?便間:“你是什么時候吃的黃蒿?”
“清明前后。”
回到家里,華佗左思右想,悟出了一道理:清明前,也就是冬去春來、陽氣上升、百草發(fā)芽之時,這時的黃蒿還沒有開花、結籽,藥力全在莖葉上,所以藥效好。過了初夏,草木猛長,枝繁葉茂,藥力就分散了,藥效也就差了。所以用莖葉的藥草,要在莖葉初長的時候,清明前后正是這樣一個時候。那個女病人吃了好在她后面的許多病人吃了不見好,秘密也許就在這里。
后來華佗就約黃疸病人明年清明前后再來。華佗親自上山采集黃蒿,親自煎了給他們吃。果然有的人一個月就好,有的人兩個月好,有的三個月好,都取得了明顯的療效。但是用四月以后采來的黃蒿,即使是自己親自采制煎藥,病人吃了也不起作用。華佗的想法得到了證明:藥物采集的季節(jié)是不是得當,與治療效果的好壞有著重要的關系哩。
華佗肯定了黃蒿的藥用價值,找到了一個戰(zhàn)勝黃疽的武器。他給黃蒿起了一個新名“茵陳”,為了強調這種藥采摘時間的重要,還編了一句順口溜:“三月茵陳四月蒿”,意思是三月里采的是藥,四月以后采的是草。“茵陳”這個藥名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仍然指的是黃蒿,仍然是中醫(yī)治療黃疸常用的一種藥。
(作者: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