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狀元當不了駙馬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7/11 10:24:07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古代民間文學經(jīng)常圍繞狀元郎做文章,比如將“洞房花燭”與“金榜題名”掛鉤,即中了狀元順理成章地做駙馬。然而,現(xiàn)實中并非如此。
“駙馬”一詞在漢武帝設(shè)“駙馬都尉”一職之后才出現(xiàn)!稘h書》謂:“奉車都尉掌御乘輿車,駙馬都尉掌駙馬。”唐初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顏師古注釋說,駙馬就是“副馬”,換言之,奉車都尉負責皇帝本人的出行,而駙馬都尉就是給出行的皇帝故布疑陣打掩護的人。在交通、通信等非常閉塞的古代,奉車、駙馬都尉的職權(quán)雖不大,但屬關(guān)鍵崗位,往往由皇帝最信任的人擔任。而駙馬都尉與皇帝女婿的第一次重合,出現(xiàn)在東漢第二個皇帝劉莊執(zhí)政期間!逗鬂h書》載:“皇女紅夫,十五年封館陶公主,適駙馬都尉韓光。”說的是公元72年,漢明帝將館陶公主(漢光武帝第三女)劉紅夫,下嫁給時任駙馬都尉的韓光。駙馬都尉成為皇帝女婿的專利,則是西晉以后的事。宋王欽若《冊府元龜》說:“駙馬都尉一職,至晉乃專拜尚公主者也。”
狀元是科舉制的產(chǎn)物。近1300年間,共產(chǎn)生狀元592人(也有說是504人),而真正成為皇帝女婿的狀元只有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的科考第一名鄭顥?舌嶎梾s“不知好歹”,非常不愿做駙馬。唐人裴庭裕史料筆記《東觀奏記》中載,宣宗三年(公元849年),唐宣宗李忱讓宰相白敏中(白居易堂弟)給“鐘愛獨異”的長女萬壽公主做媒,白敏中選中了狀元鄭顥。時任翰林學士的鄭顥正赴楚州(今江蘇淮安)準備迎娶心儀已久的盧家小姐,剛行至鄭州,就被白敏中派人快馬加鞭強行召回,并在威逼利誘下答應(yīng)皇家親事。而唐宣宗就趁熱打鐵,讓他和萬壽公主完婚,拜駙馬都尉,使鄭顥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狀元駙馬。鄭顥雖被逼做了駙馬,但“不樂國婚”。他一生中不斷地指責大媒人白敏中,痛恨他毀了自己與盧小姐的婚姻,常跑到皇帝岳父面前打白敏中的小報告,彈劾白敏中的折子裝了一大箱子,以至于白敏中差點兒死在他手上。
為什么狀元難成皇帝女婿?最重要的原因是過不了年齡這道“坎”?婆e成唯一改變讀書人命運的渠道后,讀書人想入仕,就必須不停地考,考了“秀才”再考“舉人”,之后還要考取“進士”,最后參加“殿試”,而進士中的第一名才是所謂的狀元。一圈考下來,中“進士”者有不少人都胡子拉碴,甚至有人子孫滿堂,皇帝總不至于把女兒嫁給“大叔”甚至“爺爺”吧。即便重文輕武的宋朝,有幾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就被欽點為狀元,但那時二十一二歲的男人早有妻室,且屬“晚婚”。所以,從年齡上看,狀元成為駙馬的概率就不高,鄭顥能成為駙馬,實屬特例。而小說、戲曲及影視劇中的狀元駙馬,都是文藝工作者的美好想象,也是后人的“想當然”。
(作者: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