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蘭:寂寞千載心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6/12 17:52:56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李季蘭和魚玄機、薛濤被后人并稱為唐代三大女冠詩人。李季蘭,名李冶(李裕),字季蘭。其出身不可考,她一生的大部分時光是在浙江吳興度過的,又被稱為“烏程女道士”。
入道謀生,改變際遇
五代筆記小說中記錄她五六歲時詠薔薇,說出“經(jīng)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之句,其父以為不吉,“此女將來富有文章,然必為失行婦人矣”。
唐代道教大興,“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入道不失為一種謀生良方,也是一種改換社會境遇的方法。唐風(fēng)寬松,入道后,她們的詩酒應(yīng)酬并未中斷,反而脫離了樂籍的鄙俗,增添了風(fēng)雅的趣味。無論是公主還是平民,成為道姑后,只要有才情,身邊都聚集著不少文人名士。這些客人之間也來往密切,道觀成了他們社交之所,女冠成了聯(lián)系的樞紐,與歐洲的貴婦沙龍有些相似。
專心翰墨,尤工格律
李季蘭“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當(dāng)時才子頗夸纖麗,殊少荒艷之態(tài)”。如此卓絕,她的社交圈也很精彩。從她不多的存詩和散見的記錄中,可知與她交往較為密切的名流仕宦除了劉長卿、杜鴻漸、朱放、閻伯鈞、崔渙、韓揆之等,還有詩僧皎然、茶圣陸羽。劉長卿以“五言長城”聞名,杜鴻漸是越州刺史,閻伯鈞是唐代宗時戶部侍郎閻伯嶼的從弟、蕭穎士的學(xué)生,朱放有才名,被德宗以“韜晦奇才”召為右拾遺,崔渙曾官至禮部侍郎,大歷初被貶為道州刺史。
交往名流,多有唱和
李季蘭與劉長卿熟絡(luò),彼此激賞,以文為戲。“(季蘭)嘗與諸賢集烏程開元寺,河間劉長卿有陰重之疾,乃誚之曰‘山氣日夕佳’,長卿對曰‘眾鳥欣有托’。舉座大笑,論者兩美之。” 劉長卿有“陰重之疾”(疝氣),李季蘭能以此事逗趣,可知兩人關(guān)系不同尋常。在崔渙仕途不順時,李季蘭作《道意寄崔侍郎》:“莫漫戀浮名,應(yīng)須薄宦情。百年齊旦暮,前事盡虛盈。愁鬢行看白,童顏學(xué)未成。無過天竺國,依止古先生。”以道法排解其憂懷,情誼深見。陸羽作為“高士”,與李季蘭交往,并特意去看望她。某次陸羽拜訪她時,季蘭正在抱病,寫下《湖上臥病喜陸鴻漸至》:“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強勸陶家酒,還吟謝客詩。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李季蘭與閻伯鈞、朱放二人尚有來往作品流傳,李季蘭有“望水試登山,山高湖又闊。相思無曉夕,相望經(jīng)年月。郁郁山木榮,綿綿野花發(fā)。別后無限情,相逢一時說”(《寄朱放》),朱放有“古岸新花開一枝,岸旁花下有分離。莫將羅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腸斷時”(《別李季蘭》)。
(作者: 責(zé)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