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開封:詞史的地域高峰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3/23 10:26:46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
李清照(1084年~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出身于士大夫世家,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其父李格非為著名官員和文學家,長期在開封任職。7歲的她于元祐五年(1090年)隨父母遷居開封。紹圣元年(1094年)李格非出任京通判廣信軍,次年又召回擔任校書郎,崇寧五年(1196年)被貶出京。這期間直到成婚,李清照都是隨父母遷居開封,是在開封長大的。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18歲時在開封與趙明誠成親,大觀元年(1107年)24歲時因政局變化離京。在京城的17年里,由幼女到少女,由少女變少婦,她的成長、生活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感情日益充沛,因而創(chuàng)作了不少閨閣傷春等優(yōu)秀作品?煽颊呷纭饵c絳唇·蹴罷秋千》《鷓鴣天·桂》《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等12首。另外,由于開封的繁華生活給她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在離京后仍夢繞魂牽,常常夢回開封:“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當時,認取長安道。”如其晚年在杭州過元宵節(jié)時,所作《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在歡樂的花燈中,不禁想起了在開封度過的元宵佳節(jié),通過對比北宋汴京和南宋臨安元宵節(jié)的情景,抒發(fā)故國情思,頗具一唱三嘆的藝術感染力。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謚元獻,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他少年得志,景德二年(1005年)15歲時即以神童來開封入仕,逐步官至宰相,最后于至和二年(1055年)65歲時卒于開封。除了外任的15年(其中晚年的10年全在外地),他在開封優(yōu)裕地生活了35年。可以說一生最好的年華都在開封度過,大部分詞作是開封的產物,所寫對象也多是開封景物。如天禧二年(1018年)直史館時所作的《迎春樂》:
長安紫陌春歸早。亸垂楊、染芳草。被啼鶯語燕催清曉。正好夢、頻驚覺。
當此際、青樓臨大道。幽會處、兩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長年少。
晏殊一生飽享富貴,筆調閑婉,在北宋文壇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近代著名文學家馮煦指出:“晏同叔去五代未遠,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宮右徵,和婉而明麗,為北宋倚聲家初祖。”推之為北宋詞壇的第一位領袖。清末詞論大家吳梅也認為“宋詞應以元獻為首”。當代學者多認同這點,有“北宋的詞是由晏殊發(fā)軔,經歐陽修到蘇軾和晏幾道,才達到了最高峰”的論斷。
以上四面旗幟以外,其他婉約派代表人物均曾在開封長期居住,飽受熏陶感染。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永豐)人。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也對詞風進行了革新。天圣元年(1023年),17歲的歐陽修來開封應試不中,天圣五年(1027年)再次應試于禮部仍落選。他次年在胥偃的帶領下進京,第二年補為廣文館生。天圣八年(1030年)進士及第,次年赴任西京留守司推官。至此,歐陽修陸續(xù)來開封3次,生活、學習四五年。明道二年(1033年)初曾來開封出差。景祐元年(1034年)五月進京擔任館閣?薄>暗v三年(1036年)五月因營救范仲淹被貶知夷陵縣。康定元年(1040年)六月召還,任館閣校勘等職。慶歷二年(1042年)九月出知滑州。次年三月還京知諫院。慶歷四年(1044年)八月出任河北路轉運使。此后輾轉州郡之間。至和元年(1054年)六月進京判流內詮,后官至參知政事。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后,因被污謗求外任,三月出知亳州。后致仕,于熙寧五年(1072年)去世。在其一生的66年中,大約有22年是在開封,其詞作當深受京城的影響。
(作者:程民生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