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拜軒轅。
滄海桑田,黃帝的那些傳奇,仍在華夏兒女的民族記憶里流淌。
相傳在五千年前,有一位英雄從河南新鄭具茨山出發(fā),德施天下,一統(tǒng)中華!妒酚·黃帝本紀(jì)》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
天地玄黃,東方曙光,人文始祖,薪火永昌。五千年來,黃帝已經(jīng)成了文化認同的一種符號。
黃帝故里 攝影:王羿 孫杰 崔光華
五千年,有多長?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從河南起步的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xué),仰望星空上下求索。
雙槐樹遺址 攝影:王羿
從靈寶北陽平遺址群的“仰韶古國”,到鞏義雙槐樹遺址群的“河洛古國”,考古學(xué)家不斷拼湊著歷史的碎片,試圖還原那個古史傳說中的黃帝時代。
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瑰麗的彩陶,從廟底溝花瓣紋華夏之“花”,到大河村“星空下的村落”,史前文化的藝術(shù)浪潮引人遐想;
花瓣紋彩陶缽
碳化絲織品,揭示中國絲綢的起源時間可能在黃帝時代,原來“嫘祖始蠶”不只是傳說;
滎陽汪溝遺址出土的碳化絲織物 圖源:鄭州市文物局
青灰色“混凝土”地坪、尖底瓶發(fā)酵殘留物等房屋建筑和耕作起居遺存,勾勒出先民的日常生活圖景……
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
中華文明探源從河南開始,這些考古遺址里的文明細節(jié),讓“黃帝之光”愈加閃亮。
自黃帝肇始一脈相傳,文明的起源、文字的發(fā)明、城市的形成和國家的建立,均發(fā)端于河南,構(gòu)成了中國歷史的血脈筋骨。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
漫步鄭州黃河文化公園,駐足在炎黃二帝塑像前,聽大河湯湯、歷史回響。行走新鄭黃帝故里,觸摸銅鼎鐫刻著的炎黃傳奇。
每逢三月三,全球華人共赴祖地,在春風(fēng)中延續(xù)五千年文明血脈。
春回大地萬象新,老家河南向你發(fā)出誠摯邀請:
請追隨軒轅履印行走河南,來一場探訪“中原尋根”之旅,繪就這幅蘊含著中華兒女精神家園的根脈地圖。
推薦點位:三門峽靈寶北陽平遺址——西坡遺址——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鞏義雙槐樹遺址——鄭州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新鄭黃帝故里
行走河南,每一次踏足,都是文明溯源。
我們會明白,“黃帝之光”如何從地平線升起,一寸寸照亮每個炎黃子孫的眼眸,穿透時空長河照亮前行中的我們,璀璨而又溫暖。
行走河南,每一次經(jīng)行,都是生命尋根。
我們能感受,億萬華夏兒女對人文始祖黃帝的雋永情感,一代代在歷史典籍里綿延賡續(xù),滋養(yǎng)著華夏文明的生生不息,蓬勃又有活力。
此刻駐足處,既是歸途亦是起點。
當(dāng)九州星斗落于肩頭,軒轅長卷開辟天地新章。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