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森林鐵路因有螺旋狀鐵道,z字型爬升,千分之62.5爬坡等罕見的特色而聞名國際。北門驛系阿里山鐵路的起點車站,車站建筑全部使用阿里山的高級紅檜建材,造型古典雅樸。
日治時期林業(yè)開發(fā)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北門驛附近有林業(yè)辦公庭舍,制材所,火車修理廠,營林俱樂部等機關設立,木材產業(yè)使用功能完整,北門驛成為阿里山砍伐木材的集散中心,地位重要。
光復前由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經營,光復后改隸屬林務局。民國62年10月,北門新站落成啟用,北門驛功成身退。
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聚集在北門驛附近,帶動木場,木材行,鋸木及制材工廠遍布,南來北往的木材商,帶動旅館,餐廳,戲院等商機,人口快速增長,貨運業(yè)活絡,各行各業(yè)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