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芳百世的中牟八進士
http://m.b6man.com 2008-9-27 來源:中原國學網(wǎng) 點擊:次
中牟風光
中牟縣境內(nèi)昔日曾經(jīng)廣泛流傳著一首民謠,名字叫做《八進士》:“張尚書,劉尚書,冉覲祖北京著御書。倉家一門兩翰林,王家祖孫三進士。”“張尚書”指的是明朝的南京戶部尚書張孟男,他是中牟縣馮堂鄉(xiāng)土墻村人,明朝嘉靖年間考中進士,官至南京戶部尚書。他為人正直,為國事鞠躬盡瘁、殫精竭慮,臨終時,依然心系國家大事,在奄奄一息之際寫成《上神宗皇帝賦疏》,為國分憂,為民說話,難能可貴。張孟男73歲去世,被追贈為太子少保,葬于縣城東五里的蓼丘(今中牟城關鎮(zhèn)毛井村東面)。
“劉尚書”指的是明朝的刑部尚書劉之鳳,他是中牟縣南梁里(今劉集鄉(xiāng)劉集村)人,明朝萬歷年間考中進士,歷任南京御史,崇禎年間為刑部尚書。他為人正直有氣節(jié),至死不肯與當時的奸佞宦官魏忠賢同流合污,71歲被魏忠賢奸黨誣陷而病死于獄中,先葬于河南原陽的博浪沙,后移葬于中牟縣城北的牟山。
“冉覲祖北京著御書”指的是清朝的翰林冉覲祖,他是大孟鎮(zhèn)萬勝村人,字永光,清朝康熙二年河南鄉(xiāng)試第一名,被稱為“河南解元”,康熙三十年考中進士,入翰林院。冉覲祖學問淵博,是清朝初期我國著名理學家,被贊譽為“程(程灝、程頤)、朱(朱熹)后身”。所著《四書詳說》、《五經(jīng)詳說》諸書,多為其在北京供奉翰林時寫成,故稱其為“北京著御書”。
“倉家一門兩翰林”指的是清朝翰林倉圣脈和倉景愉。倉圣脈和倉景愉不僅都是中牟縣倉寨村人,而且同姓同宗。倉圣脈于清朝乾隆三十三年考中進士,入翰林院為編修,后來,乾隆皇帝編纂《四庫全書》時,設立四庫館,倉圣脈被任命為武英殿總校官,為《四庫全書》的編纂用盡了畢生的心血。倉景愉于清朝道光十八年考中進士,入翰林院,后來出任湖南、云南按察史和布政史,為官清正,聲名很好。“王家祖孫三進士”指的是中牟縣三異里人王仲禮、王汝清和王允賢祖孫三人。王仲禮是元朝進士,官至山西左丞,其五世孫王汝清,字廉夫,明朝弘治年間考中進士,他為官清廉嚴明,為人寬厚寡言,先后任工部和兵部主事。王汝清的長子王允賢,明朝正德年間考中進士,在四川按察司任職。王家祖孫三人同為進士,而且都是學識淵博、為人正直之士,所以,是中牟民間口碑相傳的人物,為人們所敬仰。(配圖與原文無關)
作者:未知
(責任編輯:韶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倉圣脈:《四庫全書》的總校對 2009-3-25 9:47:15
- 真英雄真女人-孤膽女警王玉榮 2009-3-16 13:32:51
- 鄭道昭:與王羲之齊名的“北方書圣” 2009-3-13 11:33:55
- 夏姬:美麗公主情路坎坷 2009-3-10 14:35:07
- 劉禹錫與他的桃花詩 2009-3-9 9:29:44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