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著名詩人。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泰安縣),其祖先在隋末大動亂中被流放到西域,李白就出生在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境內(nèi)的巴爾客什湖之南,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5歲時隨父遷居四川綿州彰明(今江油縣青蓮鄉(xiāng)),在那里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期。這個地方對李白的印象很深刻,這從他號“青蓮居士”可以得到證明。
李白25歲時離開四川,辭親遠游,開始了他一生長期漫游的里程,他南游云夢、吳楚、江淮,北抵齊魯燕趙魏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風(fēng)流倜儻,放浪不羈。天寶元年(742)李白42歲應(yīng)詔赴長安,過了一段狂放縱欲的生活。“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船:這里指的是袍服襟上之紐。不上船,意即紐帶沒有系上)和“……高力士脫靴”的故事都發(fā)生在這個時期,他的這些表現(xiàn),自然不是當(dāng)官從政的坯子。當(dāng)然這也可視作是李白清高,不甘充當(dāng)點綴升平和宮廷糜爛生活御用文人的表現(xiàn)。3年后李白便離開長安東下,再度過他浪跡江湖、飲酒賦詩的浪漫生活。其詩想象豐富、揮灑自如、熱情奔放、雄奇瑰麗,后人譽其為詩仙。
《梁園吟》和“千金買壁”
唐天寶三年(744)初夏李白在京(長安)遭忌,東行至洛陽,與小他10多歲的詩圣杜甫相遇。后人評述兩人相遇是詩壇兩曜的會見,如天空中異瑞般璀璨奪目。李杜二人相攜來至大梁(開封)和浪跡于此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高適結(jié)識。3位詩人暢游汴州,慷慨懷古,乘興相偕登上吹臺(今開封禹王臺景區(qū)),飲酒論詩。這時遠處忽然傳來了一陣琴聲,李白聞琴聲而詩興大發(fā),乃起身來至一面粉壁前,舒臂提筆,飽蘸濃墨在壁上題了“梁園吟”三個大字,繼爾借琴聲之激昂、悠揚,奮筆疾書起來:“我浮黃河(云)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綠水揚洪波。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玉盤楊梅為君設(shè),吳鹽如花皎白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xué)夷齊事高潔。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云。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舞影歌聲散綠池,空余汴水東流海。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歌且謠,意方遠,東方(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yīng)晚。”遠處琴聲戛然而止,這邊李白的詩也恰好寫到了結(jié)尾。另外,杜甫作《遣懷》高適作《古大梁行》。
李白、杜甫、高適三人離開后,一位端莊的小姐走進廂房,她正是剛剛在遠處撫琴之人。李白龍飛鳳舞、氣勢磅礴的書法,首先吸引了她,待她從頭低聲吟詠壁詩后,不禁魂牽夢縈,久久不肯離去。這時恰好守殿的僧人進來,看到白壁被題詩弄污,很不高興,拿起抹布便要去擦。這位小姐在一旁看見,急忙上前制止,說道:“這面墻我買了,壁上的題詩不但不準(zhǔn)擦掉,我還要你把它妥善保護起來。”“小姐休開玩笑!”“誰給你開玩笑。你說這面墻你要多少銀兩吧?”僧人知道這位小姐來頭不小,乃大梁有名的才女、已故宰相宗楚客的孫女。乃道:“憑小姐隨便賞賜。”宗小姐道:“此墻本不值錢,可題了這首詩,就價值連城了;仡^我派人送1000兩銀子與你,你可要好好地把它保護好。”僧人聽了宗小姐的話,不禁目瞪口呆,待他回過神來,小姐已經(jīng)走了。這就是流傳于大梁1000余年“千金買壁”的故事。
“一朝去京國, 十載客梁園”
李白、杜甫、高適三人吹臺相聚,賦詩抒懷,宗小姐千金買壁之事,為高適得知,他找到李白,對李白說了一遍,并趁機進言,請李白續(xù)弦,還自請前往宗府做媒。最后李、宗二人喜結(jié)良緣,成為夫妻。李白也就在開封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10年。當(dāng)然10年之間李白還是少不了要外出的,如他寫的一首《秋浦寄內(nèi)》:“我今尋陽去,辭家千里余。結(jié)荷倦水宿,卻寄大雷書。雖不同辛苦,愴離各自居。我自入秋浦(今安徽貴池縣),三年北信疏。紅顏愁落盡,白發(fā)不能除。有客自梁苑,手?jǐn)y五色魚。開魚得錦字,歸問我何如。江山雖道阻,意合不為殊。”他這一去,還真不算短,竟然一別3年。另外,李白還有《自代贈內(nèi)》、《贈內(nèi)》諸詩,都說明李白確有安家“十載客梁園”的事實。直到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造反,李白方偕宗氏避亂豫章(今江西南昌市)離開了開封。
10年,或者說減除了居留秋浦3年后的7年,時間不算太長,但對一個喜歡漫游的詩人來說,確也不能算短。有人代李白統(tǒng)計過他一生漫游期間,停留時間較長的幾個地方主要有安陸(今湖北安陸縣)、任城(今山東濟寧市)、長安(今陜西西安市)、大梁(今河南開封市)、秋浦(今安徽貴池縣)、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其中唯大梁時間最久。在李白存世的900多首詩中,寫開封和涉及開封人或事的就有20多首,可見開封與李白關(guān)系之密切。李白的《秋夜與劉碭山泛宴喜亭池》:“明宰試舟楫,張燈宴華池。文招梁苑客,歌動郢中兒。月色望不盡,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長風(fēng)吹。”劉碭山,名劉蓋,當(dāng)時任睢陽郡碭山令,故稱劉碭山。詩中的“文招梁苑客”一句,李白竟自稱是開封人,說明李白與開封關(guān)系之親密,決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