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距赫赫有名的中岳廟僅600米,但太室闕卻少有人知,被鎖在貌不驚人的漆黑的小屋里,只有那些對文化感興趣的領導、新聞記者和一些專家學者才有緣一睹。終于,因了登封申報中國大禹文化之鄉(xiāng)的緣故,我才和中國民協(xié)專家組的同志一道走進了太室闕。
青灰色石塊壘砌的太室闕滿身都是漢代畫像。當這些將漢代的文字記載轉(zhuǎn)化成具體場景的漢畫像穿越時空撲入眼簾時,畫面精美,形態(tài)夸張,粗獷古拙,磅礴雄渾,我不知道該怎么形容才好。我到處在尋找鱉畫像,因為它不僅是單純的鱉,從文化意義上講,專家認為那是大禹的父親鯀的畫像。就在太室闕闕名旁邊就有一幅鯀畫像,頭、尾、足刻畫精細,三足鱉。文獻和畫像對應,專家對這幅畫像的解讀令人嘆服。鯀被封于嵩山,史稱崇伯鯀,他的兒子大禹生長于此,成家于此,治水于此,建都于此,嵩山地區(qū)的人們崇拜鯀和禹,祭祀鯀和禹,直到漢代還有祭鯀的遺風,這幅畫像就是最好的實物見證。
太室闕上的畫像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動物畫像,一類是生活畫像,一類是風俗畫像。太室闕上四靈圖很多,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在中國人心目中有很崇高的地位,已經(jīng)內(nèi)化為信仰而根深蒂固。從《中岳漢三闕》一書上查知,它們是原始社會萬物有靈和圖騰崇拜的產(chǎn)物,龍是黃帝部落和夏族的圖騰,玄武是鯀及其近親氏族的圖騰,虎是黃帝部落一個氏族的圖騰,朱雀是商族的圖騰,后來四靈逐漸演變?yōu)橄槿鸬南笳。象征吉祥的動物畫像,太室闕上還有很多,如比目魚和貘,都被神化而被刻在闕上。反映漢代人們生活場面的畫像有車騎出行圖、倒立圖和馬戲圖等。貴族們乘著華麗的車子,騎著高頭大馬出游郊外,怡然自得,優(yōu)哉游哉;閑暇之余,觀看雜技和馬戲表演,藝人們表演各種倒立動作和驚險的技巧。這些畫像將近兩千年前的生活場面刻畫得栩栩如生,令我們恍若回到了漢代。而另一些畫像則反映了當時的風俗,如鋪首銜環(huán)圖,單聽名字不解其意,但仔細觀察,和我們一般人家大門上的獸頭極為相似,這種面目猙獰、巨口獠牙、口銜圓環(huán)的動物是饕餮,因其貪婪和善于看守財物,多雕于門或器物上,象征財富的與日俱增和絲毫不損。古往今來,人性相通,所以現(xiàn)在人們也常在大門安裝這種獸頭,只是大多人不知其中的奧秘而已。再如辟邪柏,漢代人們認為柏能驅(qū)鬼避邪,“墓上樹柏,路頭石虎”,相傳一種怪獸魍象常入墳中偷食亡者肝腦,而它卻怕柏樹,于是人們就在墓地植柏。以柏辟邪的風俗千年傳承,現(xiàn)在墳地里還種柏樹,還有春節(jié)在門窗上插柏枝,大年初一早上燃柏枝,正月十五做社時用柏枝做大門,新婚時用柏枝別在家具上等。太室闕上的畫像真實記錄了漢代人們的生活習俗,從這個意義上說,完全可以稱得上一部石刻《漢書》。
固然漢畫像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但還是回到太室闕本身吧。太室闕由東西兩闕組成,相對如門,每闕又由正闕和副闕構(gòu)成。太室闕從建筑學上講,為石質(zhì)仿木結(jié)構(gòu),上有出檐的四阿頂,頂上雕有垂脊和瓦垅,檐下雕刻椽子,四周邊沿雕有瓦當和板瓦唇。太室闕作為極少的漢代建筑遺存,既具有石構(gòu)建筑的典型面貌,又在屋頂?shù)燃毑糠从沉四窘Y(jié)構(gòu)建筑的特點,在古代建筑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單從四阿頂來看,四阿頂即廡殿頂,中國古建筑中級別最高的屋頂,僅憑這一點,我們就不能小覷太室闕。
太室闕的價值不僅僅體現(xiàn)在它的建筑規(guī)格上,它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太室闕作為中岳廟前身太室祠的神道闕,為我們描繪出了漢代太室祠的規(guī)模和氣勢!稘h書·郊祀志》載:“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反神可得而序也,于是自崤以東,名山五,大川祠三……曰太室,太室,嵩高也。”可見至少從秦代開始,嵩山太室山就開始享受祭祀,其地位和影響非同小可。這次編寫嵩山歷史建筑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文本時,將太室闕定位于禮制建筑,見解實在是高明之極。太室闕作為祭祀太室山神的太室祠的象征性大門,作為僅存的國家級祭祀建筑用闕,無疑是古代祭祀禮制建筑的典范。太室闕所體現(xiàn)的祭祀禮制文化,在嵩山源遠流長,從黃帝常游到堯舜巡狩,從大禹有事太室到周武王祀于天室,從漢武帝禮登嵩山到魏孝文帝祭祀中岳,從女皇武則天封禪到乾隆游中岳,有史可查以不同方式祭祀中岳嵩山的帝王就有72位。這從一個側(cè)面也反映出太室闕所開創(chuàng)的禮制建筑的非凡意義。面對令人崇敬的嵩山,不由對太室闕也倍加崇敬。
太室闕作為一種象征,如同一座文化豐碑,永遠屹立于嵩山腳下,永遠屹立于我們的心中。太室闕南奈河橋頭立了一通《重修大石闕奈河廟碑記》,碑上說:“漢高祖二年,石闕立汗馬功勞,特封石闕大將軍,蓋廟一座……崇禎十五年五月中旬廟宇著火俱燼,乾隆五十二年撥銀五千兩又一次重修。”碑文記載的是否歷史真實,無法考究,但老百姓將太室闕當成了石闕將軍來敬奉,還說是中岳大帝的前兩位把門將軍,我們不能一味以荒誕不經(jīng)視之,因為它像鋪首銜環(huán)圖上的饕餮和辟邪柏一樣已內(nèi)化為一種信仰,成為一種精神寄托。冷冰冰的石闕能夠溫暖和慰藉人們的心靈,這是中國式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