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就這樣選擇了徽州,也格外眷顧了婺源這片山水。先進文化的輸入,改造提升了婺源的精神品質。宋人儒雅好文的氣質在婺源的碧水青山中得到了積淀,得到了延續(xù)。徽州有幸,婺源有幸,承接了這樣一筆彌足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婺源迎來了一段風姿綽約的錦瑟年華。自此婺源書香飄逸,自此婺源文風昌盛,婺源成為遐邇聞名的“書鄉(xiāng)”,庶幾婺源也成為了一塊文化福地。自宋至清,全縣考取進士552人,仕宦2665人,歷代文人學士留下傳世著作3100部,其中172部 選入《四庫全書》,七位名人入選“辭海”。婺源的山水間走出了朱熹這樣影響中國古代七百年的思想大家,走出了江永、詹天佑、何震、齊彥槐等一批批名播天下的學者專家。
走在婺源鄉(xiāng)間青石鋪就的千年驛道上,古樸滄桑的徽州文化氣息帶著歷史的體溫拂面而來。那蒼遒雄渾的嚴田古樟,那歷盡八百年風雨的彩虹廊橋,那隨處可見的碑刻斷碣,那青苔叢生波瀾不驚的的古井,那散布于十村八落歲月悠長的明清古居,那浮現(xiàn)在飛檐翹角墻頭屋頂上的宛若生靈的“三雕”作品,凝固成一幅幅古色生香的古徽州文化長卷。向人們述說著婺源千年的興衰與變故,展示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千年延續(xù)的一條清晰的脈絡。這是歷史給予婺源的饋贈,這是原汁原味歷史的婺源。古風不移,依然如故,這成為婺源當今不衰的魅力所在之一。
處在江南中國黃金旅游帶上,婺源左右逢源,又“天生麗質自難棄”,占盡了山水風光的地利。上接黃山屯溪之壤,左望廬山鄱陽大湖,背依三清群峰,右連新安諸江。名山環(huán)繞,江湖連襟。既借得它山它水之靈之氣,又懷擁自己一份得天獨厚的神韻,是一處渾然天賜的仁者智者相樂不舍的勝地。
婺源的神韻在哪兒?即在那神來之筆涂就的明麗色彩中。婺源是一塊上帝遺落在人間的調色板,五光紛呈,十色俱現(xiàn),丹青水墨暈染處,一派田園牧歌般也似的世外桃源呼之欲出,吸引著人們不可救贖地走向了它。婺源一境的主色無疑是生命之色——綠之色。婺源的綠,得之于江南豐沛的天雨,得之于它茂盛的地被。婺源的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大鄣山風景區(qū)甚至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清新如洗的氣息、四季變幻的色彩解讀了婺源長青的生命之源。踏上婺源的土地,青翠欲滴的山巒立即擁抱了你,一灣灣碧水滌凈了你心里的風塵,這充沛著生命張力的綠意安寧了一顆顆躁動的心緒。
這里是早春三月的婺源,綠肥紅瘦的季節(jié)。野碧風自清,山翠嵐欲淡,新綠鋪滿了田野、山崗,一叢叢映山紅如火地跳躍其間。油菜花開,一片片嫩黃層層疊疊。雪梨花放,紛紛揚揚染白了一坡綠草,粉墻黛瓦的山民古居黑白分明,錯落有致地或依山、或傍水、或掩映在一片竹林里。采茶女的花衣若隱若現(xiàn)在茶叢間,農人的斗笠相映在一方方水田中,,,,,,,,,,,,小橋,流水,人家。古木,細草,茶亭。一派于世無爭的安寧與祥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田園景色和歷史文化水乳交融,朦朧中一幀恬靜的水粉畫,印象里一曲如歌的田園詩,令人疑入世外仙境,流連忘返。
這里是秋色深濃的婺源,遠山似黛,近水如藍。層林盡染的高崗上,楓葉炫目,紅于二月花。成熟待收的稻田金浪翻滾,與火樣紅楓相映成輝,在墨綠的背景下,夕陽般格外絢爛,格外輝煌。紅楓金谷以其最后的生命壯麗了婺源的風姿。
如此賞心悅目的色彩,如此動人的氛圍與景致,美到極致處,競讓人失語,沒有了詞句可以直抒,聊以“最美的鄉(xiāng)村”譽之罷了。
婺源——一個感知歷史滄桑的地方,一個領悟生命色彩的地方,一個休憩與安謐心靈的地方......
- 湘西:乍現(xiàn)的那絲驚艷的春光 2009-7-10 13:22:45
- 常德:誤入桃林深處 桃花源里桃花溪 2009-7-10 13:22:45
- 南丫島:停下腳步聽著海的聲音 2009-7-6 9:40:01
- 臺南小巷:無需隱私,左鄰右舍的溫馨 2009-7-6 9:40:01
- 刺激狂野!澳門,你是誰的伊莎貝拉 2009-7-6 9:40:01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