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死與洛陽重生
http://m.b6man.com 2011-3-22 來源:大河報 點擊:次
曹操是臨終前幾個月來的洛陽,當時漢魏城已經(jīng)荒廢了30年。曹操在廢墟上流連徘徊,下令蓋兩處房屋:北部尉廨,建始殿。北部尉廨的位置無法確定,但約略在金村左近;而建始殿就在金村南邊。站在金村南望,如今開闊平整的莊稼地,即數(shù)代皇宮遺址,老百姓稱為“金鑾殿”的土臺,已證實為皇宮正殿太極殿,按照“漢魏故城文物保管所”編著的《千年閱一城》的圖示,建始殿就在那高臺的西側(cè)。
曹操這次回洛陽的時間,是公元219年十月,此時他已65歲,英雄垂垂老矣,加上諸事不順,這位暮年的“烈士”,這位曾風光無限的巨星大腕,此時此刻,內(nèi)心應(yīng)該十分悲涼。
那一年,曹操真的很不順。三月份,劉備攻打漢中,黃忠在定軍山力斬夏侯淵,曹操聞訊率軍支援,劉備卻憑險堅守不戰(zhàn),曹操無可奈何,隨口說出“雞肋”口令,不久退回長安。八月份,關(guān)羽水淹七軍,擒獲于禁,圍攻樊城,并分兵聯(lián)系地方豪強,一時中原騷動,關(guān)羽“威震華夏”,逼得曹操差點下令將漢獻帝遷離許都。
自赤壁大戰(zhàn)后,原本四處寄人籬下的劉備,借荊州、占益州,逐漸羽翼豐滿,坐穩(wěn)西南,與江東孫權(quán)各霸一方,成為難輕易剪除的力量。放眼天下,鼎足而立之勢已成,一統(tǒng)天下的夢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恐怕已難以實現(xiàn)。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已至暮年,卻壯志難酬,即令英雄如曹操,內(nèi)心也會升騰起濃濃的無奈和悲涼。
他沒有率軍直奔襄陽、樊城前線,也沒有前往許都加強防守,而是停留在了洛陽——三十年前被董卓一把大火燒成廢墟的洛陽。站在百年帝都的高度,迫在眉睫的關(guān)羽大軍,似乎已不很重要。
故地重游,曹操下令重建北部尉廨,興修建始殿。這兩項活兒就緒,他派遣徐晃南下攻擊關(guān)羽,不久自己也麾軍南下,不過只走了百十公里,駐軍摩陂(今郟縣東南),展示實力,遙助徐晃聲威。沒多久,徐晃擊敗關(guān)羽,而孫權(quán)從背后下手,偷襲荊州,關(guān)羽兩面受敵,一敗涂地。
曹操旋即再返洛陽,繼續(xù)搞他的“房地產(chǎn)項目”,直至去世。曹操在人生最后的時光,為何如此眷戀洛陽?天下一團亂麻,如何抽絲剝繭,理出頭緒?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曹操與洛陽:一生緣分
曹操與洛陽,可說是一生的緣分。按照古代的說法,曹操是沛國譙(今安徽亳州譙城區(qū))人;按現(xiàn)在的標準,曹操似乎應(yīng)該算是洛陽人,亳州算是他的原籍。
曹操童年生活史籍記載不詳,最有名的故事是他給他叔設(shè)的一個局:曹操少年時代放蕩不羈,玩得很過火,他叔看不慣,老向他父親曹嵩告狀。一次在路上遇到叔叔,曹操做口歪眼斜狀,叔叔“怪而問其故”,曹操說是突然中了惡風。叔叔自然著急,匆匆去告訴曹嵩。曹嵩大吃一驚,趕忙找來曹操,卻看到他“口貌如故”,因此問道:“叔父言汝中風,已差乎?”曹操說:“初不中風,但失愛于叔父,故見罔耳。”此事過后,“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終不復(fù)信,太祖(即曹操)于是益得肆意矣。”
從這個故事透露的信息看,曹操的青少年時代是在父親身邊的,也就是說,他是在洛陽長大的,因為曹嵩長期在洛陽工作。曹嵩的養(yǎng)父曹騰是大太監(jiān),在宮中30多年,歷事四帝,官至中常侍大長秋,負責管理長秋宮(皇后所居之地),封費亭侯;曹嵩先后任司隸校尉、大司農(nóng)、大鴻臚,后來官至太尉,成為“三公”級別的最高官員。曹操幼年時期,曹嵩已是司隸校尉,這是督察京師和地方的監(jiān)察官,職權(quán)很重,號稱“臥虎”。曹操跟他一起生活,應(yīng)是自幼生長在洛陽。
此外還有一些故事,可以旁證曹操青少年時代長期居住在洛陽。據(jù)說他與袁紹、張邈是玩伴,曾一起鬧人家洞房,逃跑時,袁紹被卡在縫隙處,喊曹操救他,曹操指著他大喊:“賊在這里!”袁紹一著急,“噌”就出來了。
據(jù)說因為“游蕩無度”,人們都不看好曹操,而當時以“知人”著稱的橋玄、何颙、許劭等人,卻看到了這位年輕人放蕩不羈的表象下潛藏的志向和能量,何颙評價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許劭則說:“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橋玄、何颙、許劭、袁紹、張邈來自四面八方,曹操與他們的交往,不會是在亳州,而是在帝都洛陽。在洛陽結(jié)識的人脈,對曹操后來的成功大有裨益。
俗話說得好,調(diào)皮的小子是好的,調(diào)皮的丫頭是巧的,小時候“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的曹操,20來歲時就展現(xiàn)出不同凡響的一面。
20歲的時候,曹操被推舉為孝廉,不久出任洛陽北部尉,相當于洛陽北區(qū)(今金村一帶)公安分局局長。北區(qū)是皇親國戚、達官貴人聚居區(qū),路上隨便一個騎馬的,爸爸都比李剛官大。那時候,吏治腐敗,權(quán)貴橫行,豪門不法,社會秩序行將崩潰。曹操出身豪門,但深知“安天下”必須抑制既得利益者。“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一到任即申明法令,整頓四門,在他的北部尉廨(辦公樓)大門左右各懸五色大棒十余根,對于違反禁令的,“不避豪強,皆棒殺之”。數(shù)月后,大宦官蹇碩的叔父犯禁夜行,曹操毫不手軟,當即棒殺。此舉效果卓著,一時“京師斂跡,莫敢犯者”。
此后,曹操輾轉(zhuǎn)各地任職,參與鎮(zhèn)壓黃巾軍。董卓入洛陽時,36歲的他已是中高級將領(lǐng)。他拒絕董卓拉攏,逃出洛陽,“散家財,合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于是關(guān)東英雄并起。董卓聞訊,將漢獻帝和洛陽民眾遷往長安,放火焚燒洛陽宮室。曹操親歷那場浩劫,他的詩慷慨悲涼,氣韻沉雄,正是這種經(jīng)歷帶來的心靈回響。
這次回洛陽,曹操重建北部尉廨,“令過于舊”,這是暮年的曹操對自己仕途起點的回顧和肯定,也是在表達內(nèi)心珍藏的對洛陽的懷念。但更重要的顯然是另一座建筑——建始殿,在舊廢墟上建一座新宮殿,并以“建始”名之,這意味著什么?毫無疑問,他在為一個新的洛陽奠基,也在為一個新王朝奠基,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洛陽的地望,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作者:姚偉
(責任編輯:明珠)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
相關(guān)新聞
- 明代趙妃陵墓曾為庵堂二百余年 2011-3-17 8:52:14
- 河南值得回味的老建筑 2011-3-4 9:10:39
- 一顧英宗,沒成想顧了個神經(jīng)病 2011-2-14 8:43:32
- “國師”創(chuàng)建千年古寺 2011-1-10 8:56:34
- 洹河故道上的“河南趙州橋” 2011-1-6 8:42:28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